内部审计论文(第18页)
本文共计452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五)精心撰写审计报告是管控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
做细、做实、做好审计报告工作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编报审计报告,应注意报告格式的规范性、内容的层次性和完整性、上报的及时性。报告之前,应进行认真复核,必要时应再次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做到报告所反映的情况真实,问题定性准确,建议和意见可操作性强,报告的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语言精练、依据充分有效、问题分析深刻,特别是审计评价应该客观、准确、谨慎、说服力强。努力将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其他相关意见与审计人员自己的职业判断有效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使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更具有权威性,才能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审计报告要敢于说不和善于说是。敢于说不和善于说是相结合讲的是审计评价。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审计事项,一方面要依法审计,敢于碰硬,大胆揭露问题;另一方面该说是的也要说是,即准确地、恰当地肯定优点和成绩。要做到肯定成绩和揭露问题相结合,一分为二地进行审计评价。
(六)建立有效的交流沟通平台是管制审计风险的必要措施
沟通协调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润滑剂”。要正确处理好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团队,这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方面。“妥善处理好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士的关系”是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特别是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审计效率,有助于客观分析、评估和监控风险。总之,审计从业人员应当树立审计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综合处置审计风险的能力,有效控制和提高审计质量,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服务产品,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运作效率,促进企业目标实现,这样,才能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促进内部审计转型和科学发展。
内部审计论文(第18页)12
一、相关概念
在社会商业化日新月异,企业资本极度膨胀的今天,"内部控制"似乎成了一个时髦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要想解决本文重点...内部控制审计,就必须先将"内部控制"认识清楚.国外方面,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后,美国职业会计师协会中的AICPA(审计程序委员会)首次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设计及在资产保护,检验会计数据真实可靠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但如此定义让很多的审计人员比较疑惑,甚至到了20世纪末审计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仍 然比较混 乱.直至美 国COSO分别在1992年和20xx年发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两个框架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详细界定,它们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员工为获得高效的经营活动、可靠的财务数据、遵循相关法规三个主要目标而实施的企业活动和保障过程.随后,我国财政部联合内控委员会在20xx年6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全面概括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在整合coso委员会八要素内容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要素的框架.而本文结合高校案例着重于对内部控制审计进行叙述,所以引用《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中内部控制的解释:本指南所称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保证资金、资产、资源安全、完整,并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保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而制定与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保证措施和业务程序.本文中出现的内部控制即可以等同于指南中对高校内部控制的解释.那么内部控制审计是什么?
通俗的讲,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审计人员审查组织内部这五个要素,对内部控制五要素设计及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其实,在《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中将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解释为内部审计机构为了促进完善内部控制,保证其有效执行而对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所进行的了解、测试和评价活动.此处总结出内部控制审计"顶天"、"立地"两个不同层面的解释,为下文的开展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