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内部审计论文(第17页)

本文共计452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内部审计风险的管控途径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关于内部审计的新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成效,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新定义明确了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对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如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进而管控审计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内部审计风险管控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转变提升内部审计理念是管控审计风险的前提

  客观上讲,经济全球化使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和多元,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这对企业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和企业再造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的变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转变审计理念和传统做法,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拓展审计思路,改进审计方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围绕企业目标,提供增值服务。要把防范审计风险作为内部审计机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时刻关注可能的审计风险,牢固树立“审计服务精品”意识,牢固树立“监督体现服务,制约体现促进”的科学审计理念。要从以财务收支为主要内容和合规性、真实性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审计模式向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增值为目标的现代内部审计模式转变。由于审计质量涉及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每个审计项目的.全过程,所以,要以从事后为主的审计向全过程审计转变。要着力提高调查研究、问题现象分析的能力。要注重深入生产经营实际,了解管理流程,掌握管理实情以积累审计信息资料。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时期进行分析研究和归纳,形成有效的、高质量的审计成果。这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需要,更是实现内部审计转型和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是管控审计风险的根本保障

  内部审计是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其性质决定了内部审计应置身于企业具体的管理事务之外。《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准则》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规定是:“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地位,应能足以确保审计职能的履行。”所以,保持内部审计相对独立是内部审计履行经济监督职责的必要条件。其独立性不但体现在审计机构和经费的独立上,还体现在履行审计职责时审计人员思维、视角、判断的独立与客观,尽可能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内部审计的作用能否发挥、作用大小如何,很重要的一点是其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独立性是否增强了。因此,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独立、层次相对较高、运行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是完全必要的。

  (三)夯实审计管理基础是管控审计风险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完善审计管理制度,强化审计管理与创新,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夯实审计基础。建立健全包括各类审计业务操作实施细则、审计工作标准、业务绩效考评、审计结果综合分析与总结、审计底稿信息收集管理等各项制度规范,特别是做细做好审计分析总结工作,及时总结审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回顾、分析总结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包括被审计对象和审计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汇总审计分析结果,更新健全审计数据库;二是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有效防范审计风险不仅要有完善的内部审计标准作为行为规范,还要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内部审计人员,按规范、按制度进行审计工作,才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因而,注重审计队伍建设,应持续培训学习,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专业人才,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防范意识,严格履行审计职责,这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根本。

  (四)持续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是管制审计风险的关键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职业,工作成果就是一种服务产品,必须满足企业各级管理者的需求,这也是内部审计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审计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谨慎态度,通过持续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效防范审计风险。要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采取有效手段,管理和控制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涉及审计业务整个流程,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因此,必须针对审计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明确审计质量管理的目标,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式,采取先进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实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科学化。要进行审计管理创新,规范审计程序,引进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点,统筹运用各种测试方法,收集、分析、整理各种审计证据,确保审计证据真实、可靠、有效,以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确保审计结果满足各级管理者的需要,以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供决策者参考。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有效控制好内部审计各个业务流程环节的审计质量,即通过对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台账以及审计档案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来实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