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第14页)
61 次下载 23 页 38378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关于心理课内涵界定的种种不同,其实也与心理课的不同类型和分类有关。在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班华[8]认为,心育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同时还渗透在其他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之中。
沈贵鹏[13]认为,心育课程从显性—隐性的维度可以分为显性心育课程和隐性心育课程,从发展性—矫正性的维度可以分为发展性心育课程和矫正性心育课程,其中发展性心育课程又分为认知性心育课程、融合性心育课程和活动性心育课程。
姚本先、方双虎[14]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分为独立型和融合型两种。独立型课程由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组成。
笔者认为,心理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课约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泛指一切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良好心灵基础的课程。狭义的心理课,也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是教师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以帮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这更接近和类似于班华教授的心理活动课程、沈贵鹏博士的活动性心育课程、姚本先教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以及其他学者提出的心理活动课程。
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
性质是一种事物所具有的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属性。性质是人或事物的本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姚本先、方双虎[14]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性质是活动性、系统性、主体性和互动性。方双虎[15]又进一步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体验性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是一种生成性课程,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
刘宣文[16]认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本质特点是整体性、主动性、体验性。
刘华山[17]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一门更具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与一般学科课程不同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别注重开放性、实践性、亲历性、活动性和体验性。
笔者认为,心理课程的性质应该是心理课程所独有的内在属性,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而一些学者提出的性质特征,比如主体性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生成性强调课堂不是预设的是生成的,等等,这些都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是各科教学都应达到的要求,并非心理课的独有之义。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心理课的性质应该有以下三点。
一是体验性。中小学其他学科多以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主,而心理课则不是解决知的问题,更不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在多数情况下,心理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核心进行教学的,但是它追求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借助活动这一载体来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在体验中收获和成长。
二是发展性。其他学科多以固定的知识模块为主,很少有变化和创新,心理课则不同。预防和发展是心理课一贯的理念,它包含的内容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体发展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潜能开发的理念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发展的理念等。
三是综合性。其他学科多是以本学科内容为基础进行的单一的专业教学,而心理课则是综合的。从学科基础上看,中小学心理课既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又属于教育学的范畴,是多门学科的交集。从实践情况来看,心理课是学校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的综合,是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有机融合,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的整合。
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征
特征是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特征倾向于表象、形式。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征,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廖凤池[18]认为,班级辅导活动课具备六个特点:它是发展性的辅导课程;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课程;其内容必须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其实施必须综合运用灵活的启发式教学技术和团体咨询的专业技巧;它是辅导学生的课程,不是游戏课;它应进行教学自我评价。
张英[19]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特征是教学对象的全体性、教学方法的自主性、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和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网络常见故障的分类诊断
浅谈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
浅谈高等数学对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浅谈教育实习对于师范生成长的重要性
浅谈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的运用
功利主义对留守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论文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贡献与影响论文
关于莫里森《慈悲》的叙事的文学性论文
论文学批评美文
廊桥下的爱与责任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解读论文
网络文学著作权的保护问题论文
论爱伦坡文学理论中美的概念论文
文学批评理解的复杂性研究论文
网络文学对思想政治的影响论文
家庭因素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戏曲对网络传播的影响论文
基因对情绪的影响论文
绩效沟通对员工成长的影响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
网络文学传播对传统文学的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