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浅谈(第2页)
本文共计32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第二,企业文化也有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企业经营主体确立正确的企业目标的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主体的主观愿望,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问题是主观愿望是一回事,能不能实现又是一回事。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在竞争中,有胜利者也会有失败者,这就不能保证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主体都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趋利避祸是人们的本能,于是有的经济实体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假、冒、伪、劣,偷税漏税,损人利己,极大地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其结果,经济主体获得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失去了长远的经济利益。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将利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优化有效结合,不仅把企业看作经济组织,也要当作社会组织;企业除了经济活动和经济动机,还有社会活动和社会动机,还肩负着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现代企业都不是只讲“经济利益最大化”单一经济目标,而是将经济动机与社会责任,即“义”和“利”统一起来的多目标。
第三,企业文化又有利于人与物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一般来讲,资源配置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一是市场调节,二是政府调节。这主要是指宏观经济意义上的,而对企业微观经济来说,就不太适应。企业内部的车间之间、班组之间、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市场上各个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按市场机制的要求来运作,也不可能像整个企业那样按市场的信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企业内部如何配置资源以及不断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要靠企业管理“硬”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弹性”功能。在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既有人力数量的指标,又有人力素质的反映。在人力素质中,精神因素,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又是十分重要的。
企业文化把尊重人、相信人、理解人作为它的中心内容。在这种新的运行机制下的企业,员工所受到的激励与传统激励方法不同,不是强制性的,企业文化所起的激励满足人们对自身价值实现的心理需要,是通过企业文化氛围的塑造,使企业每个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企业发展的献身精神,对不正当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它的“软”约束进行调节。员工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又可使员工产生强烈的使命感。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又使企业员工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产生一种认同感,协调的人际关系又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员工的积极性不仅使无形资源变成有形资产,而且又使其有效增殖,从而使人力资源及物质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极大发展。
第四,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家队伍的形成和员工素质的提高
从一些企业发展的经验看,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和凝聚功能,容易造就一个吸引人才的氛围,使领导与员工对本企业文化达成共识。总经理心里有一把火就能点燃员工,员工心里有一把火就能点燃社会。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但不是一切都是总经理说了算,总经理也要认同本企业文化,通过文化认同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对企业的每一分子,无论职位高低,责任的轻重,都要强调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一个企业若树立了正确的崇高的共同价值观念,就使企业成员以此来自我监督、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素质和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