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前教育 > 正文

日本幼儿教育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6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小孩拿包,大人空手

  日本家长在接孩子下幼儿园的时候,手里一律空着,各种包都是由小孩子拿着,这在中国家长眼里简直难以接受,如果孩子累坏了怎么办?拿不动怎么办?由家长代劳拿东西是普遍现象。而日本家长认为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能力,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而锻炼孩子的责任感和吃苦能力。

  四、脱穿衣服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幼儿园是统一服装,春秋换装,全年登园时最外边都要穿幼儿园的套头衫,穿短裤,戴蓓蕾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到了幼儿园,就要把套头衫脱下来,换一种玩耍时的罩衣,鞋子脱下来,换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场玩的时候,自然再换自己的鞋子。每天早上,都要重复一套换衣程序,日本的妈妈们都是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从不伸手帮忙。日本幼儿园就是通过这个每天的穿衣换衣,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从2、3岁开始,通过每天到校后,换衣服、放联系手册,自己帖当日的`sticker,等训练,可以使孩子们养成有条不紊做事的习惯。

  五、重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在中国,你绝对看不到,也根本不会相信,在严寒的冬天里,家长或学校会让孩子光着上身,穿着短裤,在操场上跑步,然而在日本就有这样的幼儿园,每天都以这种方式让孩子锻炼身体。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是日本教育的一大特点。日本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不怕冷,多运动”的思想。无论冬夏体育课,一律要求孩子穿短T 恤和短裤。有的孩子从小就被家长锻练洗冷水浴,以此来锻炼孩子的体质和意志。其实,三到六岁的孩子,出于新陈代谢较快,特别需要新鲜空气,应尽可能在户外活动。可是,有很多家庭及幼儿园,常担心孩子们受风或者出事故而不让他们在户外活动,这是不利于幼儿的成长的。

  六、了解生命的由来

  孩子生日前,老师预先与他的父母联系,询问名字的由来,还借来孩子自出生以来的照片在班上展览,并请孩子的母亲写信谈谈孩子出生时的情况,并在班里读给孩子们听。这一系列生日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生命的由来,懂得诞生与成长的艰辛,喜悦和感恩。日本人坚信,孩子从小知道尊重生命,长大后就很少会做出越轨的行为。而在幼儿期,通过为孩子们过生日、教他们培育动植物等活动,都可以让他们在朴素的惊奇和感动中了解生命,是培养生命尊重的绝佳机会。我们倡导生命教育,可是现实社会里的种种现象都折射出当今人们对生命的漠视,比如“小月月”事件。我们的幼儿园应该从小给孩子们这样的体验,帮助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这会成为未来生命教育的坚实基础。

  七、从幼儿开始的礼仪教育

  孩子在幼儿园毕业时也会经历一次像大学毕业一样庄重的仪式,园长、老师、家长以及孩子们都会穿戴正式且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仪式,而且各种仪式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直相伴到终生。可见从小开始对孩子进行礼仪的灌输,对孩子的修养的打造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礼仪之邦”的确名副其实。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可是现实却是礼仪的流逝,人与人之间变得疏远而冷漠,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只有从孩子们开始,给他们爱的教育,礼仪自然就会在他们的行为中体现出来。

  结 语

  通过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在对于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从不溺爱孩子,他们会有意识的从自然环境等方面给孩子提供吃苦的机会,还有日本幼儿园都有“远足”锻炼课,即保育员带孩子不坐车而步行往返三四公里以外的公园游玩。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每年都举办“田园学校”、“海岛学校”、“森林学校”,让孩子了解农村生活的同时,经风雨见世面。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他们深信细节决定成败,在细节上几乎做到了最好。再者,大多数家长要求孩子从小做家务,整理房间,做饭,买东西。上学,家长从不接送。外出时也是自己背着包。念大学,学费家长出,生活费得自己打工赚取。这样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吃苦精神和自立能力等,这些对于我国的幼儿教育都是值得借鉴的。

  如今的孩子,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不少是在“蜜罐”里长大,不知道什么叫吃苦。在学校吃饭要高标准,住宿要带洗澡间的公寓,做作业让老师逼急了就花钱找人代做等等现象,还有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甚至是极端的反面例子,比如马加爵、药家鑫等等,可以说这些案例的发生和他们从小就受到的教育、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在这里,并不是说日本这种吃苦似地幼儿教育完全适应我国的国情,现阶段是要唤起家长、学校对孩子的态度,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吃苦的环境和机会,学会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独立自主等等,从而达到培养美好品格、人格和道德品质的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