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前教育 > 正文

幼儿教育叙事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689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陈向明对质的研究方法给出的定义是: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方法[6]。从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思路看,它采纳的是一种质的研究,重归纳不重逻辑推演的方法。在收集和分析资料时走的是自下而上的路线,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同时,叙事研究的理论建构走的也是归纳的路线,从资料中产生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和不断比较逐步得到充实和系统化。这种重经验非思辨的方法,直面教育的现实世界,从活生生的教育生活中汲取教育价值,与实证主义的方法相比,教育叙事无意归纳推论出一般意义的规律、法则,而是强调个人经验意义的原始性、情境性和真实性,反对抽象归纳的去情境化,这是应对幼儿教师理论素养不足、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较弱的现状,促进其获得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育叙事研究从引人形成到备受关注再到受到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我们在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与特点中可找到原因,之所以说教育叙事研究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不断获得提高;教师自我行动能力不断得到发展;研究中知识的缺少督促幼儿教师不断学习;研究方法的运用使得教师获得一种满足感;最为重要的是幼儿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被动地被安排执行研究,而是教师自我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进而不断地解决疑惑、发展专业能力,这也是对幼儿教师权力的归还和研究者实现的重要途径。诚如朱小蔓教授所,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进一步依靠教育科学,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特别要大力提倡旨在改善教育工作的教育研究。对幼儿教师而言,通过叙事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不仅是改进教育教学的有效之策,也为其个体获得专业发展的切实之径。

  三、教育叙事研究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教育叙事研究正是当前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瓶颈下的有效途径,也是降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的有效方式。为了更好地通过叙事研究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育叙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实践领域的教育现象。教师作为研究者可能同时关注多个教育现象,因此做教育叙事研究时首先要鉴别和确定一个值得探究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刘良华教授在表述这个问题时运用了“关键事件”这个词语来表明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关键事件既包括那些隐含剧烈的“矛盾冲突”的重大事件,也包括那些“悄无声息”执‘深藏不露”执“归隐躲藏”的某个或某些“物质痕迹”。

  2.幼儿教师要注意素材的累积。刊登在《人民教育》2007年第19期的《教鞭“失踪”之谜》,说明教学发生的事件并非都能生成教育叙事,对于事件的反思和解读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幼儿教师要有敏锐的积累和筛选的能力,幼儿教师要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常常对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判断和反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

  3.写作能力的提升。叙事无非就是有关过去或现在某一特定事件的故事叙述,这种故事以语言作为外在表达的工具。“语言符号好比是阶梯,思维沿着梯子从具体的印象一级级地上升到最抽象的概念。语言符号把我们辛辛苦苦得来的思维内容固定下来,并且为向更高处攀登提供了稳固的立足点。幼儿教师运用语言的方式去诠释幼儿教育世界的意义,从而建构自身、发展自我。幼儿教师个体语言符号的运用和书面表达的提高都是其用好教育叙事研究开始教研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第2篇:幼儿教育生命叙事的途径探索

  生命教育是以尊重幼儿生命发展为前提的,那么生命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注重幼儿的德性成长,幼儿作为人生德性成长的重要阶段,如何运用更人性化的方式探索幼儿生命教育的途径,那就是使幼儿德性成长与生命教育相辅相成。德性使人成其为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