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会计诚信问题与完善对策探析论文(通用7篇)(第3页)

73 次下载 15 页 2441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会计诚信是会计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企业数量与日俱增,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所以正确进行核算,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可以说是评价会计人员工作如何的根本标准,是对会计从业人员最基础的职业素质要求。

  3.会计诚信对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业皆有其核心竞争力,而会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通过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给企业带来收益,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因此,会计诚信对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社会信誉具有重要意义。

  三、会计诚信问题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1.会计诚信问题现状

  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与核算,而上市公司的年度报表按规定应当对外公布,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人便修改夸大会计报表,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例如近几年有名的红光股份欺诈上市案,还有银广厦、蓝田股份、东方电子等多起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此外,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还存在为了更容易向银行贷款而虚报夸大企业盈利金额的现象。总体来说,我国仍旧存在着不少造假、虚增夸大等会计诚信问题。

  2.会计诚信问题凸显的原因

  (1)市场经济下只重利益,一昧追求利益最大化。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单位领导层对会计存在着各种模糊认识,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直接干扰会计正确履行职责(杨雄胜2002:10),这也是现今会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上级领导的干扰与胁迫。

  (2)国家法制缺陷,立法不严,导致会计违法成本较低。首先,《会计法》中对很多违法处罚行为只描述为“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没有明确的数量标准,在实际判定时造成量刑困难,可操作空间较大。其次,我国对会计造假的处罚中更重视经济罚款,而法律处罚较轻,导致会计造假成本较低,会计诚信问题越发严重。

  (3)高校会计教育中的缺失。现今各大高校的会计课程设置主要重专业能力,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涉及较少,导致多数学生对会计诚信的内在含义缺乏深入认知,并且难以做到理解认同。此外,虽然大多数组织能够按照规定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但在实践中会计继续教育主要局限于专业教育和会计法规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会计人员诚实守信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缺乏认同,并且对会计造假的违法处罚又不够了解,就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为一己之私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

  四、针对会计诚信问题的对策

  1.加强立法,构建完整规范的会计法律体系

  国家应当做好立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法治社会,只有依靠完善的法律条文,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妄图造假的行为有威慑力。同时,因为《会计法》中仍存在若干漏洞,对会计造假的处罚仅为经济罚款,震慑较弱,政府应该适当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刑事处罚,此外,对挑唆、指示会计人员进行造假行为的经营者也应当进行惩处。

  2.加强社会监督,建立会计行业内部监督体制

  会计职业组织起着联系会员与政府的桥梁作用,并对其会员进行自律性监管(冯卫东2009:17),在经济活动中,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来规范会计从业人员,也需要建立起监督机制。而建立行业内的监督惩戒机制,可以通过行业内专业人士更合理有效地监管会计人员的行为,也有助于营造诚信的行业氛围,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信誉,打造良好的行业形象。

  3.加强会计诚信教育。

  (1)加强各高校在校生会计诚信教育。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是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会计职业教育的起点。美国会计学会认为,会计教育不仅传授必需的技巧与知识,而且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冯卫东2009:17)。因此,我们应当在各大高校开展会计诚信教育,将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此外,我们应当以培养学生会计道德观念为核心,改革高校会计诚信教育流于形式的现状(汪燕芳等2011:137)。例如增加有关会计诚信的课程,将《财经法规》或《会计法》列入必修课程,同时优化教学内容,更深入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认同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增强社会责任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