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会计诚信问题与完善对策探析论文(通用7篇)(第12页)

73 次下载 15 页 2441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2 诚信的意义

  会计业是诚信行业,会计工作担负着向社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结果的一种责任。会计诚信作为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重要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会计做到诚信,才构成企业之间互相信任的基础。诚信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会计诚信,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传统“诚信”理念的发展与延伸,它要求会计人员立足会计实践,力行诚实守信。

  1.3 诚信的要求

  会计诚信要求会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讲求信用,保守秘密,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进行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即根据原始凭据,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这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各项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2 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危害

  2.1 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会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经济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会计从业人员被誉为资本市场的“经济警察”,证券市场的“看门人”,而当这个“警察”和“看门人”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追求私利,监守自盗,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不能尽职尽责时,市场的危险度就会增加。失真的会计信息即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主动或被动地违反法律、法规和制度,搞变更,生成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会计信息并将其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这种非职业道德行为体现在:

  2.1.1 职业态度

  在会计人员中疲于应付,消极怠工的人大有人在,往往选择其职业后又不把这一职业当作自己的理想去努力,觉得会计工作很枯燥无趣,收入不高,导致心态不平,在工作岗位上敷衍了事,对自己本职工作随便应付,在专业方面不能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显得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2.1.2 职业原则

  一些企业领导在管理当局,为确保职业,借款动机,授意指示或强令会计人员变造、伪造编制对外提供的虚假财务报告,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从而误导广大投资商,严重损害股东利益。

  2.1.3 职业纪律

  有的会计人员因掌握了企业财务大权,具有调拨资金能力,挪用公款用于买股票,赚到钱则归还,犯罪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有的会计人员只按照领导意愿办事,明知违反却不制止反而参与其中,满足自己对金钱的需求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2.2 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2.2.1 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在投资市场上,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企业所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会计资料。因此,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否就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是否能实现利用市场完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将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2.2.2 弱化企业基础管理

  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及时、准确的各种会计信息。如产品的定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成本,赊销政策的制订是依据顾客的财务状况及以往偿付贷款情况,而了解这些情况主要是通过各种会计记录。如果会计资料不实,企业的管理者势必难以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同时会计诚信缺失是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的一种短期行为,这种行为是以虚化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利润税金等为主要手段的,企业为了急功近利的需要,原始记录不再健全和完整,计量验收制度成为虚设,内部价格和各种定额不再发挥作用,结果全面弱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使企业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2.3 降低会计资料质量

  不单纯是单位的内部事务,也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充分了解、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对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失去他们对会计报表的可信度。

  3 加强会计诚信的必要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