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及中西方对音乐美学的观点比较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549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西方的音乐美学认为音乐的美应该是一种客观存在,西方的文化精神则强调天人相分,因此他们的美学思想重视理性,强调现实。音乐美学也受到了哲学思想的影响,从哲学的角度认识音乐美学艺术,他们强调感性认识应该依赖于理性认识,在音乐的创造中一味重视理性,强调理性。
(三)审美追求的比较
《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及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和”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作为音乐审美的标准提出来的。所以标准提出的那天起,这个标准就一直伴随着我们音乐表演的实践和音乐审美的实践的活动。“和”可以理解为和平、和谐,首先在音乐里做到了和谐。中国传统音乐思想中还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审美观即“和合之美”,整体性是“合和”审美思想的最大特点。
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强调理性、思辨,求真;中国人讲意境、讲韵味,讲虚实相生,所以,在审美追求上中西方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四)音乐的教化功能比较
在人类社会的音乐实践中,音乐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音乐的教化作用。“教化”可以理解为教育的感化作用,音乐的教化作用即通过音乐使人的思想行为发生改变,往好的方面发展。音乐可以教化民众,移风易俗。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化思想源远流长,流传至今,经久不衰。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音乐的教化作用进行实践,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体现着音乐的教化作用。音乐的教化功能得以彰显,正是因为实施“礼”。“礼”的思想对教育后代、传承伦理道德思想、传播文化知识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在人的道德修养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使人格的完善发展。在西方,音乐美学则欠缺其教化功能。
三、结语
总体而言,中西方在音乐美学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中国音乐以音乐表达情感;在审美上注重和谐,音乐的表现注重意境美。而在西方,音乐美学在认知上强调理性,注重认识世界的真相,在审美上注重写实,追求作品的真实性。但中国和西方都在其原来的美学基础上开始了相互欣赏,相互借鉴双方的优点,彼此交流,毫无疑问这是音乐美学发展的趋势要求。
[1]刘名扬.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审美差异[J].音乐探索,2008,01.
[2]彭小哲.从艺术歌曲看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J].学理论,2011,06.
[3]王珊.浅较中西方音乐的审美取向[J].北方音乐,2011,01.
阐述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及中西方对音乐美学的观点比较论文(第2页) 篇2
论文导读:
从音乐的织体的差异看,西方音乐体系在处理多声部关系时,倾向于纵向的'立体思维,即特别注意主调旋律与其它声部的和声关系。
关键词:
音乐作品,中西文化,音乐体系
1. 中西方对音乐本质之定义的比较分析
1.1 音乐本质与社会政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渊源,是人类文化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讲究人格,把自然理解为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审美方式和追求重人的心理体验,强调悟性,这都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和音乐美学思想生长在中国独有的政治、经济、伦理土壤之上。作为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发展及其本质、特征、形态和功能都与中国传统政治、经济、伦理息息相关。在中国的音乐审美标准中,政治需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儒家把音乐看做一种完善道德规范的途径,一种获得灵魂内省的把握,一种对社会大众教化的工具,认为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所以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是音乐服务于政治、礼法等。①如孔子认为音乐家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免费论文参考网。这种对音乐本质的认定,充分肯定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在政治生活的作用。荀子也认为音乐可以鼓舞前方将士勇敢征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合人们温良礼让等。免费论文参考网。而我国重要的音乐美学文献《乐记》代表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由音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感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但同时《乐记》也提出了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这种音乐美学思想,有的内容和审美标准到今天仍还是适用的,如《乐记》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一方面,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批评标准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如何合理安排技校学生的一堂课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