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过控专业的详细介绍(精选5篇)(第4页)

本文共计795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打造基础理论和创新能力并重的课程体系

  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同的是,高校对理论课程体系的设计按照“扎实的公共基础课较全的专业基础课必须的专业核心课必要的知识拓展和创新选修课”的渐进关系,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经典理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对传统机械类、电气类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结合智能制造必须的信息技术知识,形成以“机械为主,电气与信息为两翼”的课程体系。全面引进和落实OBE和CDIO教育理念,研究和参考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精心构建以二级项目为核心的专业课程项目体系,实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紧贴企业生产实际,加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对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压缩课程中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了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的项目分析等环节,使学生知识和创新能力在项目的实践中得到验证和提高。

  (3)构建“三段式”的实践教学群为了培养工程能力应用性的创新型人才,高校除了安排有一定课时的实验教学外,还设置了基于企业小型项目的校内实践、在企业基地进行的“产学结合”和“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即“三段式”实践教学,以求通过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4)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拟定切实可行的“企业阶段”培养方案

  “三段式”实践课程的培养效果不仅需要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企业基地,更需要明确的学习计划、系统的培养内容、合理的培养方法、有效的考评机制等内容的支撑,拟定出切实可行的“企业阶段”培养方案。在拟定“企业阶段”培养方案时,高校首先安排专业教师去合作企业进行三个月以上的实践,熟悉企业生产运营情况,之后和企业协商拟定出“企业阶段培养实施细则”。对企业培养阶段的考评,高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企业的技术岗位,通过技术应用的实践过程,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协商完成。考评内容应包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等几方面,涵盖认识、描述、理解、掌握、控制五个层次。

  (5)开展务实有效国际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标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不断完善高校工程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以建材机械为特色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互动”,注重内涵建设。

  基于企业和高校自身的需要,双方“联姻”后共同“造人”的意识在校企扎根,谋划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企业对高校从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质量保障、科学研究、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到办学经费投入,实现实质性指导和引导,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运行机制,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成长、服务企业、激发企业内在的原动力并促进发展,最终为企业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人才力量。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等难题可以借助于高校的高水平技术研发力量和研发平台提供技术支撑,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在合作过程中聘请企业技术专家组成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在学生实习中开办建材装备方面的专业讲座,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生产车间及技术研发岗位实训和开展项目申报等工作。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开设讲座,以及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方式,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产学研深度融合,以科技项目推动教学。

  高校与企业合作创新,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能力。借助企业的实践平台和科研攻关课题,高校培养技术骨干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研发项目成果写进合作编写的教材中,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的知识来源。同时这些项目分解也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课题,进行学习知识的实践和综合训练,并以此为基础不断进行创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