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教育理论在老年护理学的运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9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t检验、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护生理论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
2.2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见表2。
2.32007级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出科考核成绩观察组54名护生中52名优秀,优秀率为96.30%;对照组53名护生中43名优秀,优秀率为81.13%。两者比较,2=6.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充分利用教改成果,实现培养目标
3.1.1以目标为中心设计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按教材顺序从头讲到尾,每个单元及每节课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课程结束后,教学效果的评价缺乏客观依据。尽管部分院校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7-9],增强了教学效果,但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评价缺乏标准,课程目标是否实现难以衡量。目标教学正是克服了这方面的不足,它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高效运行的保证。即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护生主动学习、调控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10]。本研究正是利用了以往教学改革成果,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增强了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理论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教育、日常生活护理等方面,观察组的自我评价亦相对高于对照组(见表2)。
3.1.2注重评价的全面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出发点,而教学评价的结果又是调整教学目标的依据[11]。由于传统的结果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而关注于“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注重“发展”的评价[12]。借鉴布卢姆的教学评价理论,目标教学建立了“反馈-调控“机制,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为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反馈矫正手段。本次研究中,将目标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引入教学过程,通过课堂提问、随堂测验、作业评改、教师点评、小组互评、护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客观有效,并及时反馈,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技能水平。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目标达成度方面均相对优于对照组(见表2),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3.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2.1导入课程、激发兴趣
以“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这样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课程,以“我们老了怎么办?你了解中国的养老现状吗?”开始绪论的学习。通过参观老年院,请其中的管理人员介绍情况,使护生了解到中国机构养老的现状及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匮乏,激发了护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增强了深入了解我国养老现状的愿望。通过PPT课件展示国外养老院的照片,提供相关的址,指导护生查阅资料等,使其明确了社会老龄化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查显示,在观察组护生中,了解社会对老年护理人才需求的达65.71%,对老年护理工作产生兴趣的占63.57%,毕业后有到老年机构工作意向的占41.43%;而对照组仅有35.51%,8.70%及6.52%。这一差异说明了该课程设计对提高护生对老年护理课程的兴趣,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产生了作用,实现了课程的情感培养目标。
3.2.2灵活教学、增强效果
以目标为中心组织教学,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护生小讲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专题讲座、参观交流等。如到老年院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时,以小组为单元,提前预习教材、查阅资料,制定护理计划,遴选健康教育内容,课程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护生自评及小组成员互评。表2示,观察组73.57%的护生认为通过老年护理课程的学习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而对照组护生只有15.22%、14.49%。

企业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口腔黏膜病医学教学措施的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辞
国内外高等制度下医学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写论文
毕业论文医学
有关医学检验的论文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资本流动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探讨论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论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策略论文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