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目标教学理论的应用论文(第2页)

28 次下载 2 页 311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将该研究所得数据全部输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教学前后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情况

  教学前,两组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两组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高于教学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教学效果评分情况

  观察组的专业技能、学习气氛、自学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老年人群为特殊的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身体素质和免疫能力降低,极易产生各类病症,因此,老年人受到的护理质量非常的重要和关键,能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应给予重视;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快,我国老年人数量逐年增加,对于老年人方面的护理人员需求量明显升高,关于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如何提升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了新的问题所在[7]。针对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教学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依据《老年护理学》的内容进行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整体教学效果一般,目标教学理论指的是在依据《老年护理学》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结合,在实施教学前,为护理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然后再实施综合性教学,能让护理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教学效果非常好,该研究通过对比传统教学与目标教学理论在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发现,教学后两组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高于教学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专业技能、学习气氛、自学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教学理论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选用[8]。综上所述,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目标教学理论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提高了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目标教学理论值得在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

  [参考文献]

  [1]万文洁,刘娜,杨云衣,等.老年护理学讨论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6):2021-2024.

  [2]罗丹,金瑞华,韩燕.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老年护理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6,23(9):4-7.

  [3]祁俊菊,杜秋华,朱丽.延续护理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设计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2):139-141.

  [4]徐文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小组调研法在老年护理课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3):1848-1851.

  [5]邢秋燕,孙晓晖,张洪.情景体验结合启发式教学法在本科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1):75-77.

  [6]杨静,侯朝铭,彭正禄,等.TBL教学法在护理本科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32):4013-4016.

  [7]焦娜娜,曾芬莲,陈凌云,等.TBL+LBL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6):107-110.

  [8]高婧,孙晓宁,陈佩仪,等.养老院怀旧互动实践教学模式在老年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6):673-67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