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高中化学论文(合集)(第14页)

本文共计339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是指运用科学实验导入新课,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与动手的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愿望。而且用实验教学导入也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更好的了解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迅速进入课题的探究与学习的状态。而在教学中这样的方式也会让学生充满好奇,所以这种探究式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新方法,也是教师与学生可以互动的最好方法。这样也可以引发和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教师在叙述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之前,应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已有的化学知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现象将以呈现。例如,氮气的循环:(1)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被固定成氨(固氮作用)(N2+3H2=3NH2);(2)氨被植物吸收合成有机氮并进入食物链;(3)有机氮被分解释放出氨(氨化作用);(4)氨被氧化成硝酸(4NH3+5O2=(催化剂)=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5)硝酸又被还原成氮,返回大气(脱氧作用)。(5NH4NO3=Δ=2HNO3+4N2↑+9H2O)也就是生物(有机物)—>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生物(有机物)。而在生活中能提供能量进行氮固定的途径有(1)工业固氮:用高温、高压、化学催化的方法,将氮固定为氨;(2)高能固氮:高空放电瞬间产生的高能,使空气中的氮与水中的氢或氧结合,产生氨或硝酸,由雨水带至地表。这样的举例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也会让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生活经验导入法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也处处存在化学。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化学,这是学习化学的根本之源。从生活中寻找化学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力,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的丰富知识。例1:如我们很常见的一个常态,绿色植物为什么会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为什么会有净化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空调吸热反应的具体应用,可以利用它来降低空气的温度,在炎炎夏日,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都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用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学生会更于接受,课堂效果也会更加活跃。例2:农家肥是有化学元素硝酸稀土所构成。而在化学与能源中,氢是最好的证明,它燃烧时发热量大,燃烧产物只有水,(2H2+O2=2H2O)无其他产物,无污染。

  四、总结

  总之,兴趣是学习之师。教是手段,学是目的。而在教学中设计巧妙的导入,为新课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会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会更加完善自己对于教学导入的方法,导其动脑,导其动口,导其动眼,导其动手,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扩散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心理。另外,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能在兴趣中强化。对于教师的职业也会发挥到极致,学生也会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毕华林,亓英丽.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化学教育,20xx,(06).

  [2]卫智如.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部分内容安排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xx.

高中化学论文12

  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科目,在教材中包括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给学生深入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深入探究,掌握教程中的重难点知识,促进高中化学创新教学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新课改的要求出发,结合化学学科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创新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验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化和衔接,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掌握化学知识,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促进高中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