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第11页)
本文共计322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自从素质教育的出现,我们已经对素质教育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一直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缓慢发展的。因此,真正让学生从被动的环境中走出来,还需要教师观念的彻底改变,以及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例如,在进行电路学习时,对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工作状况,笔者没有像以往那样自己向学生演示,而是让学生分小组亲自操作,并在结束后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有的学生就提出“能不能单独将电流表接到电源两端?”等比较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便是在单纯的教学过程中很难让学生注意到的。很显然,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2.应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魅力
初中物理课每一节课都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固定的45分钟,教师只有让自己的教学方法足够灵活,才能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于物理课来说本身就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像探究法、演绎法和实验法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笔者曾在带领学生学习内能与做功的相互转化中,通过演示喷壶喷水的过程,让学生探讨并分析其中功与能之间的转化情况。这一教学过程直接将书本上的知识转移到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中去,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同时也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和谐。
3.将小实验植入课堂教学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实验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还能锻炼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因此除了必要的实验课外,将一些小而有益的实验课植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古代计时工具时,在讲解了古代时钟的一般运行原理后,我便根据人数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让学生自制计时工具,其中一组学生应用滴水计时的方式,先记下十分钟滴下的水量,然后根据滴下水量的多少进行计时。另外,还有小组提出了燃烧棉线计时的方案。这些实验与探讨过程都能相应的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4.善于利用先进教学设备及技术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利用黑板向学生传递信息,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应用日益广泛,它不仅能替代黑板的传统位置,还能简化教师的备课过程。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呈现给学生一个新的窗口,更能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课堂中相关的物理现象,对提高课堂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总而言之,教学问题的分析以及相应对策的提出都是紧密围绕着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这一核心进行的。希望同为物理教师的我们都能积极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最终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逻辑严密的理论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初中物理则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多媒体
物理学科的发展同当今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紧密相连,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并且物理定理多、概念多、实验多,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与数学计算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转变教学方法,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在实验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通过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更好学习物理知识,理解复杂的物理现象。如讲到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折射,镜面反射等知识时,我们发现许多与光现象相关的简单实验都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中感受物理现象。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通过树叶、粉笔、纸片、水、羽毛等具体物体的掉落,让学生在观察中自己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让物理概念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抽象的知识,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活化物理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