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会计专业教学毕业论文

本文共计260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会计专业教学毕业论文

  有不少毕业生在毕业时不知道毕业论文怎么写,那么论文应该怎么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会计专业教学毕业论文,仅供参考!

会计专业教学毕业论文

  摘要:指出了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了要将传统文化融入会计专业教学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师素养、校园活动着手,构建全方位、多形式的文化传播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会计专业教学;素养

  1、引言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土壤。新时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纲要》还明确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现在“90后”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忧患意识不强,却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及自由感。伴着互联网长大,受网络中良莠不齐的资源和信息影响,他们正在形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会受到冲击,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信仰迷茫、责任感弱化、自我管理能力弱的现象。大学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但高职院校由于较短的学习年限、明确的就业导向,使得大部分高职学校重知识与技能,轻文化与素养,传统文化的缺失会让他们的精神变得贫瘠,个人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限制。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未来会计工作重点是分析、预测和决策。人员组织与协调、决策方向的把握、资源的合理调配,不仅需要专门的方法,还须懂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处的法则,中华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大量关于修身、为人、处世的哲学。

  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是个缓慢的过程,只有把传统文化根植到专业教学中,才能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浸润才会有载体、有活力。大学教育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教师群体和校园活动等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传承和创新,具体到会计专业,传统文化的融入如下途径。

  2、将文化修养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知识、技能和素养。如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描述为:掌握会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会计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从事财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审计、电算化操作、纳税申报等岗位一线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注重知识和技能,对于素养的要求则笼统而宽泛。

  “诚实守信”是中华文化中关于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所以将诚实守信写进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体现会计专业的特色,可以让“素养”这一宽泛的概念以具体形式落地。“素养”不仅包括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只是素养目标最基础的部分。

  3、将文化熏陶浸润到具体课程上

  《纲要》要求: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进行。

  一是,学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如经典诵读、中国近代史、社交礼仪等课程,作为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

  二是,在传统思想政治课、大学语文或应用文写作中引入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通过这些通识课程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

  三是,在会计专业开设专门的会计文化课程,将会计专业重点关注的职业素养,如诚实守信、坚守原则、操守为重等,以专题形式在会计专业学生中普及;四是,在相关专业课程,如经济法规、税法、会计基础中融入法制理念、家国利益理念,通过影响比较大的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和道德意识的强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