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的论文答辩技巧(第2页)
本文共计68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准备答辩资料。前已述及,答辩会上老师的提问是广泛的,既有对知识基础的考查,也有对实践能力的检测:既有就事论事,针对论文的提问,又有针对作者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考察。通过就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中某一问题的展开,或者提出与论文或毕业设计方案相反的观点,列举作者未曾解释的资料、现象等等能够体现论文作者真正实力的问题,考察自考生对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掌握程度,对自己的观点的确认程度,及其各方面的能力。所以要想依靠猜题的办法取胜是困难的。而围绕自己的毕业论文有针对性地准备充足的资料则是比较有效的。
另外,答辩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也要提前准备好。在自述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图表、照片、幻灯片、图纸、模型等,以及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底稿及答辩报告、笔记本、笔等所有用具都应带齐,以求有备无患。
(二)备“考官”
所谓备“考官”,就是指论文作者对答辩委员会的一些规定、原则与拟题规律等有所了解,以便在作论文答辩准备时有的放矢。俗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论文作者在写好答辩报告的同时,深入思考、充分学习自己的论文,做好应对答辩委员会提问的知识和心理准备非常必要。一则论文即使再修改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完善之处,二则即使答辩者准备得再细致也不可能猜到答辩老师所有的提问。但是论文答辩本身有它自身的特点,答辩委员会拟题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所以在“备好论文”的同时,“备好‘考官”这一关,具有重要意义。
答辩委员会老师提问常常围绕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是论文是否作者独立完成并考察作者对论文的理解、把握程度和治学方法。通过答辩过程检验论文的真实性是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如果论文不是答辩者亲手独立所作,叫答问题时的表现与独立完成会有所不同,会不同程度地露出破绽。
第二是围绕论文的薄弱环节提问。对论文当中存在的错误、含糊、不详之处以及作者本人未认识到的重要发现或工作提出质疑。由于种种原因有的问题在论文中没有解决好,或限于篇幅,或由于调研不够,使得论证不深刻、不严密等等。这一类问题一旦提出,千万不要太紧张,应尽力做出圆满回答,实在回答不了,要实事求是地向答辩委员会承认,不要生拉硬扯,反而欲盖弥彰。
第三是与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提问,如作者对自己论文的自我评价和今后继续开展此项工作的打算等。目的在于探测学生水平高低,知识深浅,也称为“拔高题”、这类问题的回答只有在平时多下工夫,而非一日之功。对论文作者来说,准备论文答辩要多方面下工夫,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虽然答辩委员会拟题会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猜题并非易事。因为答辩委员会拟定问题时会考虑到形式多样、大小配合、点面结合等多种因素。所以每一位参加答辩的论文作者既要研究“考官”出题规律与原则,同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从主观方面做更多努力,这是最根本的。
(三)备状态
对答辩者来说,从自身内部即答辩者本身的角度,从心理素质、精神状态等方面作好充分准备,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答辩作为一种面试的形式对于绝大多数自考毕业生而言是一件陌生而新鲜的尝试,所以紧张情绪是不可避免的,因而答辩之前作好最佳的状态准备非常必要。所谓“备状态”,就是指论文作者在答辩前通过自我调整和准备而达到在答辩时身体、心理方面的最佳状态的过程。
(四)备策略
所谓备策略,是指作者针对毕业论文答辩经常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情况而提前采取一些策略措施和方法技巧以备答辩过程中运用,从而使答辩能够顺利完成的过程。备策略是考察一个人实力,培养一个人能力和发挥一个人潜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1、找出问题,对症下药。前已述及,毕业论文答辩对多数自考毕业生而言是一次新鲜的经历,基本谈不上什么答辩经验,所以答辩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论文作者在答辩之前应当好好研究一下应对的策略。首先要找出答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再来探讨解决的策略措施。一般来说,答辩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关于毕业论文若干问题的规定
物体论原理
生态哲学论文
具身认知理论下武术教学的哲学探究的论文
关于对现代逻辑中量词的逻辑哲学进行分析论文
浅析生态哲学理论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指导论文
《孟子》中的咸丘蒙之问的哲学思考
西方哲学史的论文
钢琴教学中的现代教育论文
面对现代西方哲学困惑的若干思考
意大利留学奖学金可以给怎样人士介绍
关于医学论文发表必须了解的12个词
SCI论文发表全流程解析概要
医学论文发表经验总结
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及打印装订要求
SCI论文发表的一些技巧分享
本科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
高级工程师该怎么发表论文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学术论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本科生、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价值对比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