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音乐教育中的花架子现象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24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第二,如何看待课外音乐活动与音乐比赛的问题。
生的音乐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所以,音乐课外活动应做到持之以恒。
音乐比赛也是一种音乐实践的机会,比赛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和别的团队互相交流、互相分享美的音乐的机会,使学生能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而不是单纯为了拿奖。科技论文。在广州市第十届学校合唱节的总决赛上,有一间中学因超时而扣分,成绩一下子从第一跌下来,与总冠军擦肩而过,很多人都为他们而惋惜,我却觉得他们值得我们敬佩!因为他们的音乐是最美的,在荣誉和音乐面前,他们选择了音乐!
第三、如何处理好公开课的问题。
公开课是为了让老师互相交流、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它是平时课堂教学的体现,而绝不是为了表演和观看表演,也不是为了相互赞美。所以我们不必为了一节公开课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要我们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认真研究教学教法,提高教学质量,每一节课都可以是“公开课”。
第四、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上文提到的实施新课标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缺乏深入的研究,未能正确地理解。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当一个旁观者,任由学生想学啥就学啥,想干啥就干啥,从而造成一种虚假的“以学生为主体”、导致课堂教学出现无组织,无计划、无目的的现象,失去以学生为主体的真正意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比学生站得高看得远,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一样也不能少,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新课程标准重要理念之一,但我们不能说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就教流行音乐;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就给他们放动画片……因为我们提倡的“兴趣”并不是指学生原有水平的兴趣,举个简单的例子:通常小孩都喜欢玩,难道我们就让他永远玩下去吗?正确的做法是要利用孩子好玩的特点,引导和培养他们对成长有用的更多方面感兴趣。对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这一现象,教师应认真反思,寻找原因,不能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填鸭式”教学,也不能将就学生,让学生停留在原有的兴趣水平上,而要对音乐教学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想办法让学生拥有对音乐学习的浓郁的兴趣和积极心态,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关于这一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表述得非常清楚:“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倡学科综合”也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容易出现两种偏差:一是片面地理解为只有与音乐以外的科目综合才叫“学科综合”。二是认为综合的内容越多越好。笔者认为,音乐教学的综合,首先要解决的是“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2]也就是说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演唱、演奏、创作、欣赏等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教学。科技论文。唱歌不是音乐的全部,欣赏也不是音乐的全部,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教学,才能更好地贯彻学科综合的原则。科技论文。至于“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和“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不能说越多越好,不能为了综合而综合,造成虽然热闹但没有主次之分的音乐课堂。音乐课的综合应以音乐为主线,有效地结合其他艺术和其他学科,一切形式内容都要为音乐教学服务,不能“反仆为主”。
总之,只有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踏踏实实地做好育人工作,才能杜绝“花架子”的出现,使音乐教育尽快走出误区,健康地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如何合理安排技校学生的一堂课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