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班级管理的论文(通用)(第12页)

本文共计3286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4进行心理干预,打造管理品牌

  心理干预是班级管理最为关键的内容,其中主体教育、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都与学生心理引导有直接关联。为此,班主任要有科学干预的意识,需以更多的实践活动为契机,对学生展开多重心理辅导,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自身素质。与此同时,班级管理关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班主任注意抓主要矛盾,应以学生心理成长为关键展开教育,这不仅能够给班级管理带来正面支持,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意识。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做学生心理工作,需要更多的方法支持,因为学生年龄虽然不大,但其心理却比较敏感,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会引发一些不良后果。首先,班主任要科学安排交流时机,以赢得心理干预的主动权。其次,班主任在做心理辅导时,要准确切入,需找准学生的心理个体差异,分析学生的关注点,直接进入对话核心,准确剖析学生关注的问题。最后,班主任在做心理辅导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要多倾听学生的内心,提升心理辅导的预期效果。

  4结语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仅需要发挥核心作用,还需要做深度思考、有足够的耐心,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合理进行心理干预等方式形成崭新的管理动力,推动班级管理的正规化运转。

  参考文献

  [1]张艳坤.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45-46.

  [2]王纪锋.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49+52.

  [3]谢艳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30+32.

  [4]邰雪梅.中日两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比较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班级管理的论文10

  担任农村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已两年了。在这两年的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育人必须从小抓起”。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纪律意识不强,天性活泼、好动,爱模仿,学校资源、条件、环境等状况又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对农村小学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必须从细微处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

  一、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是过渡期,很多农村孩子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钟响,不能按要求坐好;上课时,爱在教室中走动,随意性大。我利用早自习、班会课,有时甚至专门抽出时间以讲故事、树标杆、说案例等容易接受的方法让孩子们明白讲规矩、守纪律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守纪意识、利他及利己观念。上课前提醒学生准备好课本、笔、本子;课堂上提醒学生要做什么,不宜做什么。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前期经常提醒、检查,根据学生的表现,树立榜样,及时表扬,做到示范引领、纠偏及时。逐渐养成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课间不胡闹、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我还将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时精神不集中,注意力易分散的情况,编成儿歌:“小身子,坐端正;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用心听;小嘴巴,专心读;小脑袋,认真想。好好学习守纪律,争当文明好少年。”让学生牢记心间。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坐姿和学习习惯形成了。

  二、搞好家校联系,做到齐抓共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小学一年级前两三个月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且不少学生是留守儿童),所以在这段时间,除了在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外,我还经常通过电话、短信、QQ或微信与家长沟通或亲自外出家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时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家庭作业有关情况,同时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做到齐抓共管。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分担家务的习惯、自己的.事情主动做的习惯。针对作业完成不及时等情况,除了每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记在小本子上之外,还针对特殊家庭情况的学生或其他情况特殊的学生,把作业通过电话告诉家长。根据学生家庭区域范围,还设立学习片区小组长,督促、检查同学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以方便他们协助我们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