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论文集合(15篇)(第7页)
本文共计2728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学会倾听,培养学生语言的科学性
由于表达能力的差异,学生在表述时容易漏掉某些关键性的细节或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倾听时要认真揣摩和分析,推断出学生的“言外之意”“未达之意”.一位教师执教五年级(下册)“找规律”时,通过操作引领学生探究规律.在板书分别框出2个数、3个数、4个数,平移次数和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之后,教师突然问学生:如果每次框7个数,结果又怎样呢?一般学生都从“总个数、框中的个数和平移的次数”之间的规律入手进行思考.就在答案出来后,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了:框中的个数是2时,平移了8次,得到9个不同的和;如果框中3个,平移的次数就是7,得到8个不同的和……现在框中7个,平移的次数就是3,那么就应该得到4个不同的和.虽然这位学生的发言比较啰嗦,表达也不十分清楚,但教师用心琢磨学生的思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从上向下看,框中的个数依次增加1,平移的次数就依次少1,不同和的个数也依次减少1,是吗?”学生高兴地连连点头.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帮助学生表达了难以表述的意思,这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位教师教学这一内容,一个学生表达规律时说:“如果拿2张连号的,就有9种拿法,算式是10-1;如果拿3张连号的,就有10-2种拿法;如果……”“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教师进一步追问.学生解释说:“因为拿2张的时候,可能有1和2、2和3、3和4……一共只有9种情况,10不能在前面,所以要减去1.”教师用一句非常形象的语言表述了学生的想法:“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如果拿2张,只有10不能打头,如果拿3张,9和10不能打头……”学生连连点头.可见,教师的.倾听既能让发言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创新愿望.
四、形成习惯,让语言训练成常态
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1.小组交流,大胆说
成功的数学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小组讨论交流便是最好的形式.采取这种形式进行探究、交流,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倾听、思考,大胆地述说,思维进行交锋.小组中,每个成员既能拥有倾听的机会,还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积极学习的状态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主动说
同桌交流能够触发思维灵感,并获得同伴的支持、评价与修正.与小组交流相比,同桌交流更为快捷,不失为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一条捷径.如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时,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交流这种方法是否有道理,最好的方法是什么,达成共识,再用这个方法进行练习.练习后,同桌再次交流算法并评价结果.班级中的“学困生”也能在同桌的引领下逐步掌握叙述方法,正确地解答问题.
3.全班交流,示范说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但往往会忽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分组活动后的全班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小组智慧的展示、交流内容的总结提高,还是锻炼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绝好时机.教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安排学生利用手中的人民币进行购物活动.在小组实践活动后,我要求各个小组将本组的购物情境面向全班同学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即谁买了什么物品,用了几张什么面值的人民币,结果是多少等.通过全班交流示范,既巩固了认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五、结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适时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循循善诱,导之以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
数学论文10
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我在一年级数学课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教学资源要有趣味化。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人文护理教育价值分析论文
手术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论文
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应用论文
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策略论文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分析论文
浅谈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分析论文
会计学校企联合教课形式的价值论文
谈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措施论文
财务会计在公司的地位和作用
造价工程师作用及地位
造价工程师的作用及地位
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电影音乐的发展特点及作用地位论文
发展低碳经济中林业的作用及地位论文
简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论文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地位及作用
读书的作用优美句子(精选100句)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比较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