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论文【精华15篇】(第5页)
本文共计348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3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开展的“学习金字塔”研究显示:在塔尖的第一种学习方式是听讲,其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者学习的内容只能在学习者脑子里留下5%;第二种是阅读,两周以后能保留10%;第三种是用声音和图片的方式进行学习,两周以后能保留20%;第四种是示范,两周以后能保留30%;第五种为小组讨论,两周以后能保留50%;第六种是做中学或实际演练,两周以后能保留75%;第七种是用以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两周以后能保留90%。由此研究可见,传统的学习方式效果较差。体验式学习为实用性学习,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通过体验式教学的实际演练,学生的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均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2.4帮助学生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
体验式教学的整个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使其体会到了讲清楚问题的关键,为其以后在医院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倡导擅长讲粤语的学生用普通话授课,擅长讲普通话的学生用粤语授课,促进了学生对普通话、粤语的学习。集体学习语言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为今后与患者、同行的沟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最新本科专业目录中,要求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等方面工作。这几个方面要求的核心实际上就是临床护理和护理教学能力。体验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使其具备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护理教育学的体验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进一步掌握了护理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式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育学论文4
摘要 本文首先对心理学进行综合概括;结合具体案例,对如今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介绍。
关键词 心理学教育教学指导意义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深刻的诠释了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如何借助各种手段完善呵护中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里,是时代为我们每个教育者提出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浅谈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为研究课题,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做到客观公正的分析。
一、心理学概括
(一)、心理学概括
心理学,顾名恩义,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科学。由于它的研究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非常多,和教育工作联系密切的就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二)、中学生心理状况
中学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承载着建设祖国,回报社会的重任,也是我们延续五千年文明辉煌史的.希望。因此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优雅的情操,都是至关重要地。目前,中学生年龄段普遍在12岁——1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嘘声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度过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型交织在一起。而高中生年龄段一般在14岁——18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但是相对比较敏感,处于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相互冲突的阶段,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心里引导,会易形成孤独、自卑等心里障碍。
二、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帮助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的课堂活动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通过心理学可以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开展或者改善课堂活动。因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一样,对事物的兴趣与理解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根据年龄,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