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劳动关系管理论文(第14页)

122 次下载 18 页 3183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依法协调劳动关系

  各级工会要对当前的发展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要积极、全面地评估我国的新模式以及新技术。要全面了解职工队伍的素质水平以及劳动关系,要认识到就业结构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所产生的影响,充分了解新型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要做到依法管理,充分实现体面劳动[2]。要在政策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新型的劳动关系进行规范与约束。要对网络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使其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而且要充分注重对网络新媒体以及站的构建,要创建更加新型完善的工会工作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链接。要提供更多的渠道,使得员工能够将个人的利益诉求进行表达,全面地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健全的劳动规章制度

  为了可以更好地管理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劳动关系,那么“互联网+”企业就要充分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更加科学、健全的劳动规章制度。要依法对各种与劳动者切身权益相关的重大事项与规章制度给予修改与制定。而且将这些重大事项以及规章制度进行公示,使得劳动者能够充分得以了解。除此以外,企业要聘请对劳动人事制度比较了解的法务人员或者法律顾问,结合日常用工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从而提高企业用工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并且使其能够充分满足“互联网+”企业的管理要求,提高管理水平。

  四、充分明确用工主体

  为了充分满足工作安排的需要,“互联网+”企业必须要对劳动者工作单位或者是关联企业对劳动者所安排的工作进行调整,那么就必须要和劳动者先后签订相关的劳动合同。而且要按照法律法规对各自所担负的劳动义务与权利进行承担,而且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相关的福利待遇以及劳动报酬。严禁利用混同用工方法对劳动义务进行规定。假如许多关联企业仅仅有唯一的企业属于用工主体,那么对于其他关联企业而言,为了有效地防范纠纷的发生并且承担不必要的连带责任,那么就必须要将劳动合同的签订主体给予固定,有效地防范交叉用工现象的发生,防止混用公章以及混交社保等问题的出现[3]。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使得新型劳动关系应运而生。为了可以妥善地管理与协调新型劳动关系,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那么必须要结合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例如,企业要制定建立健全的劳动规章制度、依法协调劳动关系、充分明确用工主体与加强立法与司法实践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全面提高新型劳动关系的管理水平,使得新型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从而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虎.“互联网+”模式下企业与从业者劳动关系[J].中国工人,20xx(2):58-61.

  [2]王全兴.“互联网+”背景下劳动用工形式和劳动关系问题的初步思考[J].中国劳动,20xx(8):7-8.

  [3]吴鼎,马旭东.“互联网+”时代服务业新业态中劳动关系浅析[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xx,16(12):88-90.

劳动关系管理论文(第14页)9

  摘 要:简要叙述了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阐述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特征和构成维度,指出了和谐劳动关系是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因素。

  关键词:国有企业 劳动关系 管理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百姓能否安居乐业,经济社否繁荣。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xx年1月1日实施的新的《劳动合同法》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法律基石。和谐劳动关系需要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努力。企业需要强化依法用工意识,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水平,建立工资合理增长等制度,在企业内部做好预防、调处、救济等工作,实现自我规范、自我调整。劳动者需要增强综合素质,提高依法理性维权的能力和水平。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一项长期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资互赢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只有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尊重和实现劳动者的权益,使企业与劳动者形成一种合作共赢的合作共同体,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劳动关系不和谐必将影响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长期战略发展。怎样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劳动关系运作机制,是包括企业在内的劳动关系各主体所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