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的论文(第19页)
本文共计4353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 声乐教学中教师情绪的调控
人的情绪往往体现为外部形体动作,比如面部表情动作或者身体、手势的动作,内心的体验通过外部形体动作,得以更加鲜明地被别人所感知。从说话的语调里、声音的高低里、面部的表情里,行动的速度、力度里,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情绪。在长期的声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情绪的因素未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未被确立在声乐教学中应有的地位。这不仅导致声乐教学中的种种失衡现象,使教学的功能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影响现代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声乐教学中心理病没有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虽然有一少部分文章谈及此问题,但是较为表面化且缺乏对教学中情绪交流的系统性思考。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情绪的调控状况决定整个教学过程情绪的发展方向。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教师较少注意自身情绪状况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也就忽视了自己应该在教学中保持怎样的情绪状态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我们早就提倡放松式教学、愉快教学。声乐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更应该是快乐、饱满、充满激情的,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使师生在快乐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完成声乐教学认知信息的传递活动。根据情绪具有感染的功能这一特点,教师的情绪可直接感染和影响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不仅对学生的声乐认知活动具有促进的功能,而且还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相应的促进效能。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得到较好的发挥,就会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上述情绪,由此形成情绪的良好循环。另外,在声乐教学中,要注意平等施教。声乐教师要贯彻“教学相长”的精神,决不可“居高临下”,摆出一付说教的面孔。应努力倡导师生共同探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许多优秀的声乐教师在虚心接受学生批评意见方面,更体现出平等施教的精神,使学生深有感触,极有利于师生情感的融洽。
一个人的主导情绪是性格特征在情感方面的体验。更多受现实态度的影响,对声乐教师来说,主要受人生态度和声乐教学态度的影响,对人生持消极态度的教师必然报以消沉悲观的情绪走进课堂。对人生报以积极乐观态度的教师则会以饱满热情的态度完成声乐教学任务。只有教师对声乐教学和学生充满了热爱和热情,才能把积极的情绪融入到声乐教学中。[2]另外,教学中的偶然或者突发事件也会影响到教师情绪的波动,这就要求教师合理的.进行情绪的转变和控制。把不利于声乐学习的情绪因素转变为有利的情绪因素。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必须要具备这样的情绪调节能力。
三 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情绪的调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情绪的状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师生关系的融洽和教师情绪的感染都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教学情景是师生从事教学活动时所处的情景状况。对学生来说适影响其情绪的外部刺激因素。对教师来说是操作教学的主要变量。所以通过教学情景来调节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主要的操作渠道。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备课,针对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教学歌曲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学生的演唱水平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歌曲。《歌唱艺术》中培特罗. 托西提出“如果学生成绩不佳时,教师应当找方法通过竞赛来增加学生的自尊心。以推动他的学习,有时自尊心的力量比天才的力量还要大。”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有目的地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例如不定期地举行声乐汇报和让他们积极去参加各种声乐比赛以增强他们的人生体验和自信心。
在声乐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悟性和理解能力均有差异性,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教师抽象的概念的消化有快慢早晚的区别,理解、消化快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理解、消化慢的学生与之比较情绪上无形中就会产生技不如人、自卑、低落的情绪,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积极耐心地开导、帮助他,哪怕是有小小的进步,都要适当善意地给与肯定与鼓励。诚然,学生得到尊重、鼓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反应,在声乐学习中仅有愉快的情绪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要对所学专业充满强烈的兴趣。赫伯特.凯萨利在《心的歌声》中明确提出“学生必须具有高度兴趣,那种热情精神之事这个就足以激励他向成功奋斗前进。”“兴趣”是学习和掌握一切知识和技能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勤于思考,在声乐的课堂里从各个方面引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好奇心,让学生始终保持对所学声乐专业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