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音乐鉴赏的论文(第18页)

本文共计4353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策略研究之乐感优化要做到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乐感优化是要是学生在听到音乐作品的时候,将作品的表现手段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没有想象力的`话,知识就不能进化,世界也不能进步。而鉴赏音乐使学生产生想象力的形式有三种,分别是描绘性的音乐引起联想,情节性的音乐引起联想,还有就是音响情感和情感体验引起自由的想象。以描绘性的音乐为例,它其实就是对于外界的一些描述,它可以是生动形象的故事,也可以是动人的语言,或者是一些图像或者幻灯片等,让学生在自身生活经验上来理解音乐,从而产生想象和联想。比如我国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有关于描绘性的音乐引起联想的描写,他之所以会泪下青衫湿就是因为在听过琵琶女的哭诉后联想到了自己遭贬后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而产生了共鸣。还有俄国的大文学家托尔斯泰之所以会在听过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之后泪珠满腮,是因为这部作品就是以俄国农民歌曲为素材,将农民们的苦难深刻具体的展现了出来,从而打动人心,引起共鸣。除了以上的三种形式之外,在课堂上还可以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的音乐情感、表现手段、演奏风格等,让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讲述每个人内心的审美体验。

  三、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策略研究之乐感优化中老师的讲解是十分重要的,讲解的风格要做到简洁生动。在课堂上老师要对每个鉴赏的作品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讲解,最基础的比如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曲式结构、风格流派等要事先对学生们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同时,还要注意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到历史、地理、文学、哲学等其他多个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的话可以更加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简单的音乐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这样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就可以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到“”的政治烙印;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可以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之外的其他知识。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策略研究之乐感优化中老师的讲解非常重要。要力求语言内容紧扣主题,语言表达生动干练、简洁。既不能像舞台表演那样夸张,也不能像和尚念经那样呆板。要多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可采用简要提示——倾听音乐——讨论探究,最后引导大家得出比较合理的答案。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4)。

  [2]《新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9)。

  [3]《中小学教学评价——音乐》北岳出版社,20xx(9)。

  [4]郑莉。现代音乐教学论文与方法研究。20xx(7)。

  作者:周立清单位:珠海市艺术高级中学

音乐鉴赏的论文(第18页)12

  一 情绪及其发生的心理机制

  情绪(emotion)着重体现情感现象的过程和状态,因而其之中的情感特质,以及性格中的主导心境也都是情感现象在过程和状态中的表现特点,一般也用情绪表示。此外,在涉及到情感内容方面时,与生物性需要相联系的情感现象也成为情绪。所以情绪在情感现象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接触到的也大多是情绪现象。例如:我在教学生唱歌时让学生保持一个心情愉快的状态,这个状态,确切地说就是情绪状态。

  情绪发生的机制问题,是情感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重点。从系统论观点看,迄今为止关于情绪发生机制的大量研究,是在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心理、社会—心理四个层次上展开的。其中早期的研究,又更多地集中在脑的解剖—生理层次上。从19世纪末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1884)和丹麦心理学家朗格(C.G.Lange)提出情绪发生的外周说以来,出现一系列理论,使人们对情绪发生的机制的认识,又周围神经系统,深入到中枢系统的丘脑、下丘脑和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直至大脑皮层。现代研究表明,情绪是在大脑的主导作用下,皮层和皮层下的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从初步分析来看,人类的情绪的发生并非只有一种机制模式,而是可能存在多种模式。这里我们把它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以境生情”,另一类是“以情生情”。所谓“以境生情”,即一个人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产生情绪的心理机制。心理学研究表明,客观事物本身并不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情绪,同样的客体,在不同人身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甚至在同一个人身上,也会因为主体当时不同的心理状况,而有不同的反应。所谓“以情生情”,主要涉及两种情况:一是指主体在他人情绪的影响下产生的情绪的心理机制;另一种是主体在其自己表情的作用下产生情绪的心理机制。由于无论他人情绪还是自己的表情,最初还是在客观事物作用下发生的。但是“以境生情”模式的揭示,不仅加深人们对情绪发生现象的认识,而且为人们调解情绪开辟新的途径,这对实施声乐情感教学,调节学生情绪具有现实意义[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