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薪酬管理论文(第22页)

本文共计423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非货币外资薪酬

  非货币性外在薪酬包括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关系、引人注目的头衔、主管的赞美和肯定等。企业建立非货币外资薪酬可通过:一是对于企业的职能部门员工,由于专业性的限制不严,可通过工作丰富化、岗位轮换、工作扩大化等使工作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二是为员工提供在职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如:选派有潜力的员工到大学进修;建立先进的煤炭企业图书馆、多媒体电教室供员工使用等。三是工作中适当授权,赋予员工一定的责任和决策参与的机会,如:参加工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

  5.内在薪酬

  内在薪酬相对于外在薪酬而言,实际上就是员工从工作本身所获得的心理收入,即对工作的`责任感、成就感、胜任感,富有价值的贡献和影响力等。企业可以通过工作设计、制度、人力资本流动政策等来执行内在薪酬,让员工从工作本身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内在薪酬设计时应从以下方面:重视员工自由发展,给员工以成长空间;实行工作多元化,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运用非物质性奖励,员工的最大成就感就是来自于自己做了有意义的事情,并受到了肯定。

  三、企业现有薪酬制度的缺陷

  1.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企业对于绩效考核指标没有量化。对“优秀”、“良好”、“及格”等概念模糊不清,使部分绩效非常优秀的员工积极性受到压抑。很多企业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或者建立了考核制度却没有很好地应用。

  2.企业薪酬制度内部公平性较差企业行工资体系标准处处参照作为行政机关的工资体系设计:员工等级工资与行政级别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没有体现在市场化的运作中绩效和技能在分配中的贡献地位。当前企业人才的大量流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在薪酬设计中缺乏公平性。

  3.企业的薪酬制度外部竞争力较弱企业员工工资体现出层级差异,和个体差异,比较符合员工自身的实际水平。但是同类型的企业应经营、战略管理上存在差异性,体现出员工工资差距,在相同条件下来说,企业员工更愿意到效益好的企业,因此不可避免的造成企业的大部分人才跳槽,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对各种企业本身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负面效应。

  四、推行全面薪酬管理的措施

  1.加强企业工资总额使用和管理,是全面薪酬管理的基础。目前,国资委已启动一种新的工资管理制度,即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指企业按照国家收入分配政策规定和出资人的调控要求,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经济效益、人工成本承受能力和劳动力市场价位等因素,对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做出预算安排并进行规范管理的活动),其目的是加强央企收入分配管理调控,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因此,企业在推行全面薪酬管理实际工作中,应将工资总额预算纳入董事会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既要保障职工收入正常增长,又要注重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逐步形成“低人工成本含量,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2.企业要逐渐实现由单一的工资管理向全面薪酬管理的方向转变,就必须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统计分析、预警和预算办法等。建立相关机制。有效的控制人工成本,是全面薪酬管理重大内容,因为人工成本不单事关企业整体成本。成本过高或影响企业在其他方面如技术上的投入;成本太低及人工成本支付不足,往往又很难吸引人才的加入而最终形成对企业发展的羁绊。显然,这是个事关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提高人工成本管理重要性的再认识,首先是从战略上,认识到人工成本管理是关系企业多方位市场竞争中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因素;其次是从全面薪酬管理的角度,认识到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是调节劳动者这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调节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形成企业的激励和动力机制的经济因素;第三是从企业管理上,认识到它是关系人才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对活劳动消耗进行监督、投放的重要工作。因此,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分配的人工成本约束机制,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工资分配的宏观间接调控,确保宏观调控政策得到落实,而且,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