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热门)少儿美术教育论文7篇(第7页)

本文共计1668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科学引导少儿的美术天性

  少儿的美术天性是珍贵的,它有助于少儿素质和审美的提高。因此,科学引导少儿的美术天性是施教者的神圣天职。

  科学,是当今使用频数最高的一个词,这个词如何解释?中外大百科全书及各种字典、词典的诠释可谓五花八门。窃更接受日本学者的诠释即:科学是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

  何谓引导?这个词如何解释?也是五花八门。窃更接受著名教授高亨的诠释即:指通过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某事物的发展。

  按照这两个诠释,科学引导少儿美术天性,应该解释为:用少儿教育的知识和学问并通过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少儿美术天性的发展。

  如何用少儿教育的知识和学问并通过用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少儿美术天性的发展呢?窃以为最重要的是激发少儿的美术兴趣

  兴趣,释义是喜好的情绪,这是少儿学习美术的动力。

  1.通过用经典卡通形象提高少儿的美术兴趣

  《论少儿教育》一书指出:“6岁以后的少儿不但对图书有阅读兴趣,能较长时阔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而且开始对动漫、动画形象产生浓厚兴趣,很多艺术形象成为他们的朋友和榜样。”举一个例子,有一次上绘画课,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画什么?”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那时正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我就有意识地又问“今天大家画福娃好不好?”孩子们几乎一口同声地回答“好”。绘画开始了,孩子们画的那么认真,那么投入,那么开心。其中一个孩子画的福娃还得了全市大奖,作品和一些知名画家共同参展。

  2.通过用游戏法增强少儿的美术兴趣

  《论少儿教育》一书指出:“6岁以后的少儿在相互交往中,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由此可见,游戏法是增强少儿美术兴趣的良好方法。

  游戏法是指由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在遵守一定规则的前提下,相互竞争并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

  比如,我在教孩子们画海景时,不是要求孩子们同时都画大海,而是把孩子们分成五人一组,像做游戏那样谁是大海、谁是轮船、谁是帆船、谁是鱼、谁是海鸥。扮演大海的孩子画好海面后,其他孩子再分别画上轮船、帆船、鱼和海鸥。孩子们一会儿争论,一会儿大笑,一会儿互相修改。那种场面不像是在课堂绘画,倒像是在游乐园玩耍。

  3.通过用组织活动拓展少儿的美术兴趣

  《论少儿教育》一书指出:“6岁以后的少儿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的教学实践证明,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少儿用美术表达自己想法的有效途径。

  活动活动,故名词义,就是要活起来,动起来。具体说,就是想办法让少儿的美术天性活起来,动起来;给少儿的美术天性创造一个空间,一个场合,一个平台,让他们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去想象去联想去幻想。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引导少儿的美术天性的方式方法很多,但至关重要的是兴趣。正如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所说:“兴趣――准备――结果。”施教者应该善于发现少儿的兴趣、培养少儿的兴趣、发展少儿的兴趣。兴趣像本书,可以打开整个世界。正确引导少儿美术教育。必将受益终生。

少儿美术教育论文6

  一、走进童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性科目,它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心灵的大门,不能有任何强制性。

  首先,要让还对所画的内容、形象有强烈的兴趣,走进童心世界,观察幼儿的所思所想,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在头脑中有个鲜明清晰的形象,使之呼之欲来,内心产生创作欲望。其二,可配合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认知活动,如:让幼儿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能使幼儿逐渐从感知表面形式美过度到理解作品的内在美,提高审美的能力,与此同时,幼儿的艺术兴趣越来越浓厚,这时就抓住时机设法将儿童头脑中丰富的美感知觉体验引入到美感体验的表现阶段,激发孩子的表现欲、创作欲。在春天,让孩子去公园数一数桃花有几个花瓣,摸一摸柔软的小草,看一看花丛里的蝴蝶张着几个美丽的翅膀,翅膀上有什么美丽的花纹。去动物园看看大象的长鼻子、湖里的白天鹅,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其三,可配合教学开展游戏活动,所谓寓教于乐,让幼儿边学边玩,如:可把要画的人物或动物都做成活动的教具,孩子们通过玩活动的教具,掌握其结构,自由变出各种动态,还可以听配乐故事,说寓言,看录象,玩拼图等,开展多种活动来增强幼儿对所画内容的体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