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热门)少儿美术教育论文7篇(第5页)

本文共计1668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开设校企合作的实践课程,为地域文化发展培养人才

  通过与企业建立人才对等机制,为艺术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地域文化设计平台,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与学校建立联系的地方企业,要有象征性的艺术品,所以,学校要主动与地方企业展开合作,地方企业则应尽力帮助学校成立实训基地,从而与学校签订人才输送协议,学校提供优秀的毕业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动手能力培训,为地域文化艺术产品的设计提供集美学文化知识和实操动手能力于一体的优秀人才。

  三、结束语

  文化的繁荣昌盛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特色突出,地域文化能够为艺术教学提供最好的素材。艺术类大学生需要研习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知识,学习不同的艺术表现技能,加强自身文化的熏陶和技能的提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也就对艺术人才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艺术人才应该是全能型、综合型的人才,不仅仅要熟知各地域文化知识,也要学会地域产品设计,培养全面技能,让学生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提高我国艺术学生的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霞,吴丽芳.基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幼儿美术教育———以美术活动“市花百合”为例[J].福建教育,2017(47):45—46.

  [2]赵琴玉.一方水土一方燕———地域文化资在论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作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1):214—215.

  [3]吴琛玮.论实验剧场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2016.

少儿美术教育论文4

  一、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的弊端

  1.评价模式单一

  很多美术教师在点评少儿的美术作品时,一般都是采用现场评估的方式,并惯于让少儿之间的绘画进行对比,然后指出其优劣。更为重要的是评价的内容都是针对所学习的美术知识以及绘画技能,对于少儿在绘画中表现的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的进程、学习的具体方法却较为忽视,与此同时还缺少对美术教师教学的艺术性以及实践性的有效评价。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

  2.教学方法呆滞

  当前形势下,少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过于呆滞。一些美术教师总是根据成人化的美术教育理念开展教学,从而让教学方法显得过于死板。譬如目前的少儿美术教育,皆是由教师示范性地画,然后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画,最后就是教师对孩子们所作的画进行评价,谁画得最像示范画,谁的画色彩最为协调恰当,谁的画最为漂亮。然而这种模式化的美术教育已经完全超出了少儿美术教育的范围,这应是属于以成人为对象的专业基础绘画教育的范畴。长期运用这种成人化的方式教学,会严重钳制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因为这种美术教学方式仅是单纯地传授了绘画技巧与绘画技能,而没有注重开发少儿的美术思维,扼杀了少儿在美术方面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影响少儿对美术的审美能力。因此,上述呆滞的美术教学方法是少儿美术教育中应该禁止的'。

  二、提升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

  在少儿美术教育的进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必须改变既有的教育观念。在上文中很多家长与美术教师都认为少儿美术教育只要注重绘画知识与绘画技能的培训即可,这是一种世俗态美术教育观念,是片面的,倘若教师按照这一理念教学,家长按照这一理念督促孩子学习美术,会严重钳制孩子在美术上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美术教师与家长必须彻底摒弃这一教育理念,树立以“启蒙”为根本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是指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必须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即在少儿美术教育中不但要教授绘画知识与绘画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孩子对美的感悟能力以及对美术所形成的特有灵感,以此调动孩子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美术教师与家长只有形成了启蒙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提升少儿美术教育的质量,才能让每个孩子在现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