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教育管理专业的论文(必备15篇)(第10页)

114 次下载 25 页 4210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活动的渗透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中的活动种类非常丰富,如实训、实习、毕业设计和竞赛等,甚至有很多基于专业教育所开展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和勤工俭学活动,因此可以充分结合活动的特色,以活动为载体,将创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活动当中去。另外,还可以以专业背景为基础,以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和任务为依据,设计出与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活动,如创业方案设计比赛、企业参观、专题讲座等,甚至还可以开展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相关的创业比赛,活动的内容可以使创业计划、能力和模拟实战,还可以与校内外的实训室、中心或基地相结合,使学生在竞赛中感受到真实的状态,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为未来的创业积累充足的经验,提升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在进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时,可以从课程的正规性、活动的也与丰富性以及教育的多元化入手,培养出高质量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

  四、师资力量的渗透

  学校可以使用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与引进同时进行,在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同时,了解和掌握当前的专业教师创业素质和校内的创业教学水平状况,由此制定出相应的专业教学素质和创业教学素质培养计划,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定期派遣教师到知名高校和企业中进行学习及培训。教师在经过实际的理论应用后,就能够在参与到企业的产品开发及技术服务中积累到相关的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创业素质、能力。而外部的引进则需要遵循着求精不求广的原则,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从企业中聘请专业的人才来高校中担任兼职教师,甚至还可以邀请成功的创业人士开设创业专题报告等。通过这些方法就能够建立起规模庞大且专业能力及创业能力较强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团队,为高校的师资力量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论

  总而言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的研究,不仅是国家政策和当前形势的趋势,也是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发展战略,高校应当大力推进创业教育,从中探索出适应专业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和提高人才质量的长远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阳瑾.分析中国创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J].艺术科技,20xx(4):35.

  [2]宋清华.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路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xx(6):76-78.

  [3]华雪君.独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基于浙江省内独立院校的调研[J].科教文汇,20xx(4):137-138.

教育管理专业的论文7

  摘要: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引进对接教育模式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对接教育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有利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对接教育模式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的设计思路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职物流;对接教育;教育模式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对接教育模式研究

  (一)概念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对接教育模式是指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本位,以与企业和行业合作着力点,以学生为主体,与物流产业发展同步互动的培养方针,提供从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操作技能层次上达到用人单位一线工作人员的就业要求,并具备事业的延展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特征

  1.以就业为导向。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施对接教育模式,有利于学校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理念,能有效做到既注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又保证合理的就业结构。

  2.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就业之间应当是零距离有效对接,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施对接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而且能消除或缩短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培训、磨合、适应过程,尽快为用人单位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3.以与企业和行业合作为着力点。物流行业企业的发展与高职物流培养单位是相辅相成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单位要为物流行业企业提供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也需要物流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对接教育模式的实施主要通过订单式培养方式以及工学结合等方式来实现,这种教育方式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单位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方案,以行业企业的合作作为着力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