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管理学论文15篇[推荐](第27页)

111 次下载 28 页 52785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 狠抓应用效果。以科学发展企业统领全局,以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和做好做强做大主业为中心任务,积极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

  4) 创价值见成效。 在原有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能力为目标,深化应用效果和领域,让企业信息化建设创价值、见成效。

  ( 2) 发展目标

  未来,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推进,应实现如下努力目标:1) 以行业或专业领域为主, 基本建立与信息系统集成、共享、协同应用有关的关键信息技术标准规范,以及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引导机制。

  2) 大型、 集团型企业, 继续以企业管理标准化为抓手,要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建设、企业风险防范和主营业务信息化建设方面,形成一批达到或接近同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的企业。

  3) 企业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的企业,要在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基础上,完成支撑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形成一批达到宣传有窗口、沟通有平台、核心业务处理有系统的国内先进水平的企业。

  4)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要在不断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注重投资与成效平衡的基础上,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保证企业满足快速发展的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5) 全面调查研究, 总结一些有代表性的、 不同企业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且应用成效好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优秀个人,建立信息化标杆,并加大标杆示范的推广应用。

  6) 深化工具软件的研究、 开发和应用, 力争在虚拟施工、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以及工程生命期质量安全远程协同监控与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基本形成软件产品或半成品。

  3 “十二五”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 1) 企业是应用的主体。建筑企业应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和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正确处理企业改革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管理模式、面临的风险和所具备的资源,选择 不 同 的 信 息 化 发 展 道 路、技 术 路 线 和 建 设内容。

  ( 2) 机制建设是保证。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应站在建筑市场发展环境的高度,对参与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发布有关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应用绩效评价引导机制。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统筹规划,大力推进和指导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外部环境,建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或信息化治理机制。

  ( 3) 正确的技术路线是保障。建筑企业要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特别是在管理模式创新、业务模式创新、流程优化设计等方面有效地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软硬件产品和服务,大力推进集成应用技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采用正确的技术路线,建立基于基础数据元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企业级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工作和管理; 另外,还要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的综合防护和信息系统安全运行能力。

  ( 4) 服务企业决策是目的。实现业务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应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要立足于企业实际需要,进行 “高层” 设计, “底层” 探索,建设能服务于企业决策、协调配置资源和支持企业业务发展的应用信息系统。

  ( 5) 应用效果是根本。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主营业务,以防范风险、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为根本,积极探索有效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制定企业中长期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强标准化建设,确保信息系统建成后,可应用、见成效。

  4 “十二五”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首先,建筑企业要紧紧围绕行业特点、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可行的、合理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和项目计划,机构、人员和资金落实到位。

  其次,要注重建设与应用并举,着力提高现有应用系统的集成水平,及时解决应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应用系统的完善升级。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力度,扎实推进系统深化应用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的价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