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论文15篇[推荐](第19页)
111 次下载 28 页 52785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二)研究适于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组织形式
探究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在具体进行教学组织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目的,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探索出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课前演讲此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小班教学。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告知学生此要求,根据班级的规模和课时,确定好每次要演讲的学生。演讲内容要求跟管理学的内容相关,演讲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这种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寻找适合演讲的管理学的材料,或者是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或者是对书本知识的感悟,通过这样的演讲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思考一些管理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加工整理,以口语的方式表达出来,增强了学生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演讲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提问和引申,问题与管理学的内容密切相关,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对案例的选择;二是案例分析的.具体方式。(1)对案例的选择。首先,笔者一般选择能够引起学生更多思考的、篇幅不是很长的、不一定是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有些案例的编写可能不是很完美,或者是有缺陷,但这样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案例的过程中发现更多问题。有些耳熟能详的案例如海尔、联想的案例一般只用于学生课下阅读,而不用在讨论课上,因为这样的案例可供查询的资料太多,且因为时间较长,已经有了共识,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其次,讨论中更多选择使用本土的案例。因为虽然如哈佛商业案例等国外的案例很有名、很经典,但它毕竟是西方人编写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且国情不同,适用性不强。这样的案例一般只放在恰当的地方,如组织文化这部分的内容,主要用他来说明组织文化不同,管理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也会不同;最后,为了更具有挑战性,笔者还组织学生自己编写案例,通过自己的观察、调研及资料收集编写合适的案例,要求案例中要设计3个以上的问题,并且要自己给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锻炼学生的收集、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2)案例分析的具体方式。既可以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再以主动发言、他人辩驳补充的方式;又可以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进行全班讨论的形式。前一种方式主要用于大班教学(主要是因为大班一般有100人左右,要分组讨论涉及分组太多,上台发言的人太多),后一种方式主要用于小班教学。教师应该提前将要讨论的案例告知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案例,熟悉案例内容并有较为深入的思考,也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讨论。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并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案例分析进行总结,教师不是对结果或争论下最后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对于仍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可由教师集中讲授。也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等待课后进行进一步讨论。3.角色扮演。教师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学生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形象地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观看角色扮演的学生也能对所学记忆深刻。如在讲到“动态的组织行为”这部分内容中的“招聘”有关内容时,笔者就设置了一个情景: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早晨,某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招聘人才,招聘者和被招聘者如何表现,交给学生课下去商量研究。到了下次上课的时候,学生经过小组的讨论,设想不同的被聘者的行为模式,进行现场角色扮演。现场气氛轻松活泼,很多具有表演天赋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把大家带入到真实的场景中,同学好奇又充满期待的观看他们的表演。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的人的表现,对所学记忆更加深刻,也更加知道将来应该如何去提升自己的素质,这样比教师在讲台上讲一两节课的效果要好得多。4.组建虚拟公司。从课程一开始,笔者就引导学生以6-8人为一组组建虚拟公司,以后的众多调查访问、撰写商业计划书、课堂小组讨论等内容都会以虚拟公司为单位开展。同时,进行的调查访问及撰写商业计划书也为以后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打下了基础。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建立起以团队学习为基础的学习探究活动。团队学习便于集中团体智慧,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不仅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全方位能力的锻炼机会,也给学生提供了与同学通力合作,共同分享的机会。以商业计划书为例,给每个虚拟公司10万元的启动资金,要求学生编写之前先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了解一般企业运作的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上编制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中要求包括公司名称、该行业的SWOT分析、人员负荷图、甘特图、资金使用及财务计划、营销及宣传等内容,每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上台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可以适当提问,也可以就项目适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可在课下探讨如何完善该项目。经过不断修改,在期末时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有价值的创业计划,并且还可以进行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比赛。这种方式不但激励学生自己要思考很多的管理问题,并且要亲自去调查实践,同时也可以跟国家级、省级、校级的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相结合,让学生既能够锻炼能力,又有机会获得回报,形成良性循环,更有利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5.读书笔记分享。探究式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但是在课堂上,而且也包括课外。针对目前电子产品发达,学生阅读纸质书籍大幅减少的时代,我们在课程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要选择相关书籍(1本)或学术论文(10篇)进行阅读并写读书笔记,在课程结束前组织学生分组(可以以虚拟公司人员为基础,也可以打破以前的分组,目的是让学生吸收了解更多同学的想法,这样有利于创新)进行交流讨论与分享,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畅谈,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组织大家讨论,并代表本组上台与全班同学分享本组读书心得。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但对自己读的管理学书籍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与他人分享前需要自己对自己所读的内容了如指掌并在短时间内阐述该书的观点及不足),而且还可以了解到更多其他管理书籍的内容,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6.课堂辩论赛。对一些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较大争议的问题,可以通过辩论赛的方式来进行。因为这实际上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综合能力的竞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他们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以及统筹分析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辩论团体内部的默契和团结协作能力,增加友谊。如在组织文化这一章,笔者就设置了一个辩论题目:儒家文化有利于(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将班级分为两个组,代表正反两方,每组派出四名辩手,两名计时员,比赛主席由学生自荐或推荐方式产生,具体的辩论环节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但必须包括同学的现场提问,辩论结束之后,任课教师做总结发言,对正反双方的学生的现场表现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推选出优秀辩手和获胜的一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对于儒家文化和市场经济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入,效果非常好。

结构方面的毛病
谈功能与形态和谐美的艺术设计理念
关于创新教研和开创教育新局面的研究
中国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
浅析自动化仪表的可靠性优秀论文
浅谈波浪能发电装置发电机优化设计
浅谈OA系统未来的演化
机械制造自动化方式研讨毕业论文
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改革研究论文
基于Microsoft VB架构的发射机自动化系统论文
自动化专业工厂供电课程教学改革优秀论文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及发展论文
工业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方法论文
浅谈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实践与体会
浅谈供热节能
浅谈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措施
浅析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处理
实验名称:塞曼(P.Zeeman)效应、电子荷质比E/M的测定
实验名称:椭圆偏振法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一)
自动化在冶金工业的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