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论文精华15篇(第23页)
本文共计538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2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建筑市场管理服务的加强
所有与工程造价特征及其变动信息有关的内容组成了工程造价系统的核心。建立具有共享性的资源,完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可以使得工程造价信息化有更大的普及,起到更大的作用。此外,建筑工程信息的共享可以使其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市场和工程造价管理服务,可以为建筑项目的承包商、工程咨询单位、业主及其他参与到工程各个方面工作的人员提供各类信息,包括工程法规、各个部分的造价、细化的各部分材料价格信息等,加强了建筑市场的管理服务。
1.3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能够为招投标工作提供合理依据
当下,在我国招投标相关制度不同的地区,工程造价信息中的人工费、材料价格和机械费等方面也截然不同。而且众所周知,建筑施工企业流动性是很大的,而招投标活动却不受地区限制,对于其他地区的施工单位,招标方可能并不了解其具体资质和实力,而通过工建筑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招标方可以全方位的了解竞标企业的相关情况,选择出最适合的施工企业,这使得评标工作更客观,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可能性。而且,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之后,建筑施工企业即可以通过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来查看工程的相关情况,确定施工方案之前,可以先考察投标地区的材料价格、周围环境等方面,据此规划出更合理的方案。
2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建筑工程的造价信息来源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利用可以提高我国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减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盲目性,有利于尽快发挥建筑工程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我国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由政府、专业团体和企业三个层次组成。政府层次中,政府相关机构发布全局性的造价指数相关信息,对各种工程的投标造价指数进行计算,并整理工程建设相关的人机料价格信息;专业团体层次中,专业团体根据政府公布的相关造价信息,并参照自己收集整理的相关造价资料,对工程造价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来发布工程造价的市场信息,并有偿提供给业界参考使用;企业层次则是指一些造价咨询公司、工程承包商和造价工程师事务所发布的相关造价信息。各个企业通过分析公司过去所承接项目过程中的造价数据,对其进行系统的总结,生成公司的内部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对公司内部免费开放,并向业界有偿提供信息服务。由于这些数据来源于实际工程,既反映了企业最真实的情况,又遵从着社会公共造价信息,是确定工程造价的有利保证。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仍存在这一些问题。
2.1 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发展程度低
我国当下建成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网站和系统大多都很单一,只提供当地的政策法规、造价定额、以及材料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对信息收集、加工和共享缺少统一的.编码分类,很显然这不利用造价信息的充分利用。而且,信息系统开发统分类和信息共享等部分都是各自独立的,互操作性较差,从业人员所需的继承性、综合性数据信息只能从分散的系统中存取,而且有的数据有的只限于网页上的使用,无法与智能化数据库建立有机的结合。此外,工程造价的信息资料的规整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实现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融合,这些缺陷使得我国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发展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市场的要求。
2.2 工程造价信息发布滞后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信息采集处理方法还达不到较先进的水平,信息量少,更新滞后,而且数据存取方式不一致,这些使得对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过程缓慢滞后,信息维护更新速度慢,落后于信息化市场的要求,不能满足当下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而且我国多数造价管理部门采用月刊的形式发布价格信息,各类价格信息要经过采集、排版、复印、发行、调整等众多环节,价格信息通常要滞后20 天左右。而且,由于起步较晚的原因,我国工程造价信息的网页更新较慢,信息时效性较差,信息量的广度和深度也达不到标准。这对于价格变化速度异常快的建筑材料市场来说,是无法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以及招投标市场的需求的。
3 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与其他辅助系统的交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