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教育论文15篇[优秀](第17页)

本文共计3511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再次,校园物质文化具有启动和自我约束的作用。在教育创新的今天,校园物质文化也成为了先进校园文化的前奏,随处可见的节能环保语展示了学生绿色环保意识;橱窗中的就业指南代表着学生不断勇敢向前、积极追求自己理想的个性精神。

  二、基于培养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1.加强校园精神文化个性化建设。

  一是发挥大学精神的指引作用。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个性和精神面貌,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精神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是一旦形成,就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备,引导全校师生接受思想引导,情感熏陶和人格塑造,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改变教育理念,树立个性化的价值观与学生观。

  一方面,要让学生树立个性化的教育价值观,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并根据自己的.差异性,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创新意识,把理论学习积极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并在社会实践中去继续吸收学习。

  另一方面,要让管理者和教师树立个性化的学生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不同特点,善于发现并重视其每个学生个性特点和差异,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有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同时,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发展潜能很大,教师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只有树立起正确健康的个性化学生观,师生的关系才会从之前的害怕教师到后面的亦师亦友。

  三是加强学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之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要让学生自己心里有数。

  其次,学校和学院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再次,学校适当的进行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调整好课程与实践的学时比例时间,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去学习,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了解自己的需要。

  最后,要拓宽大学生知识面和视野,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早日让学生成长成才。

  2.促进校园制度文化个性化建设。

  首先,管理制度个性化。个性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就是针对教学管理采取的个性化的教育,这种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个性化,承认大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主要可从以下路径去探索: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变刚性管理为弹性管理,既有刚性也有柔性,刚柔结合,管理的效果才更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关注大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对于大学生的特殊才能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培养,对于大学生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要帮助其矫正;帮助学生去不断的自我认识,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点。只有真正把学生个性化教育放在首位,尊重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才有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其次,优化课程结构设置。高校要有自己专业特色的课程,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交叉选课,既扩展了视野,又能修到分数;要把眼光看远,可以考虑校外资源的共享,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共享,对于其他学校的省部级国家级优秀课程,要多学习参考;对于校级品牌课程,要估计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师去教授,让学生领略到大师的风范。

  再次,改革教学评价体系。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打破教师之前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观;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不仅仅是为了期末成绩,也不仅仅是为了评奖评优,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的思维;要建立多元化的评教体系,把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测量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加强师资力量队伍的建设。

  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有个性。要敢于摒弃之前自己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教师在授课时要将自己个性比如敢于挑战和否定权威,勇敢的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学生也会从教师身上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教师切忌不可照本宣科,毫无想法。

  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摸清楚学生的个性特点,熟悉他们的成长背景环境,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同时,也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多注意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发和运用自身的潜能,并为之奋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