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赏识教育的论文【精品15篇】(第6页)

139 次下载 20 页 3350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也不是缺少好信息,而是缺少发现好信息的心灵。我曾教过被认为是该年级中最差的一个史地班,但我对他们说:“在老师的眼里,你们没有聪明不聪明之分,没有好差之分,只有有自信没自信之分。那么,从现在开始,找回你们的自信,老师相信你们都是最棒的!”短短的几句话,打开了学生封闭的心扉,使学生备受鼓舞,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都有了明显的增强、提高,他们说:“历史课上我们能找回自己。”在所学的几门课程里他们的历史成绩是最好的。

  爱,是最伟大的情感。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博爱,所有的孩子都有权利获得爱,爱是老师最美的语言,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三、设计情景,创造条件进行赏识教育

  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时,要遵循因时、因人、因地而异的原则,而且赏识要有一定的原因。只有当赏识内容具体而又有针对性时,才能避免学生产生误解和反感,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因而,教师要设计一定的情景,创造条件进行赏识教育。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表现自我和体验成功的最佳场所。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欣赏者,而课堂又是教师欣赏学生的重要场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也就是体验成功的机会。例如:针对新教材中的一些探究题,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准备,并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在学习了《辛亥革命》一课后,对于探究的主要问题“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何在?”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查资料、找证据来说明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通过课堂展示学生的探究结果,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展开辩论,在辩论中获得新知识和获得自信。又如:讲到《繁华似锦的戏曲》时,我问:“我们同学中谁会唱京剧、黄梅戏等戏曲?”学生便把那些有这方面特长的同学推上了讲台,虽然这些学生事先没准备,但同样唱得有模有样,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可以看得出他们又多了一份成就感。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机会,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我发现这些学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懂得欣赏学生的教师,总是会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点,用各种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发挥赏识之功效。

  四、正确运用赞美艺术,赏识学生,挖掘其潜力

  丘吉尔曾说:“你要别人具备怎样的优点,你就怎样赞美他。”赞美的教育意义在于通过肯定学生的价值,使其产生成就感,从而挖掘其潜力,弥补其不足。赞美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说好话,而是一门需要用心去领悟的艺术。作为历史教师,在赞美学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赞美要有指向性,要有明确的赏识内容。在学校,我们常常听到教师对学生说“你很好”、“你是个好学生”、“你很聪明”等,这样的赏识语句没有明确的指向,没有让学生明确“你什么方面很好”,只是教师赏识意识下的“规范”语言,不仅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认为是教师对自己的敷衍,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一种忽视。

  其次,赞美方式要尽量不留痕迹,“投其所好”。微笑就是一种不留痕迹的赏识。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由衷的表扬、一下轻柔的拍肩都能给学生以被重视、被赏识的快乐。

  最后,赞美也应关注有缺点的学生。赞美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与鼓励,还可以转化为一种期望与目标。对于有缺点的学生,我们更应采用艺术化的语言、采用优点带动的方法引导其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例如:我现在所教的一个学生,他在体育方面很有专长,在学校运动会上为班级赢得了好名次,区运动会上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但他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常开小差。鉴于上述情况,作为他的历史教师,我对他说:“你在体育方面很优秀,在运动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如果你在学习上也有这样的拼搏精神,相信你会取得更大进步。”之后,我发现他上课不再开小差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针对他的这一进步,我又及时肯定他,使得他的历史学习有了明显的长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