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的论文[精华15篇](第4页)
本文共计300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理解孩子”。而相信孩子、理解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尊重孩子,欣赏孩子,不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关心和爱护,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个性。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赏识教育是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生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开发潜能、激发创造力的教育。经常得到老师和父母赏识的孩子,他们往往对自己充满自信和自尊,而且能以更高的热情去接受新的事物。让我们学会赏识学生,赏识教育是教育成功的良方。
赏识教育的论文4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和课程不断改革,人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上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一些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往往会在心理上产生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逐渐下降。赏识教育的宗旨在于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赏识教育能够使学生得到尊重与认可,帮助学生增加自信。本文主要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赏识教育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并研究的问题。小学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然而,由于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一些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导致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若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其自身的学习以及成长,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赏识教育的主旨在于给予学生一定的认可与尊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凭借着这一点,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利用,在促进体育教学有效进行的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培养。
1合理看待差异,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同个体,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其进行集体活动时更加明显。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合理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得以顺利进行[1]。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渴望得到赞美和认可,一定程度的赞美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动力,也能够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以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所以体育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给予学生一定的认可和赞美,增加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使学生自身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立定跳远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小兔子跳”以及“青蛙跳”等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训练。任课教师可以分别将两个学生分为一组,利用绳子等教学用品作为障碍,让两个学生进行跳远练习,一个学生跳完后让另一个学生对跳远情况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自行调整障碍的宽度,使学生体验不同障碍宽度的跳远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跳远距离,没有跳到自己满意的障碍宽度,这时教师应对学生做出积极鼓励以及合理的评价。小学体育学习情况的评价不仅仅以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评判标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以及良好品质也是体育学习评价的重要标准。即便有些学生在跳远方法的掌握上没有做到足够优秀,但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却是值得夸赞和认可的,所以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可贵之处,才能用赏识的眼光去评价每一个学生,从而使学生拥有足够的信心和积极性来学习体育技能[2]。
2合理进行赏识教育,强化学生身体素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赏识教育的实施能够使学生的价值得到认可,使学生充分肯定自我。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来使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同时,任课教师还可以将社会和经济等文化以及爱国精神等内容应用到体育活动的开展中,使体育教学的本质得到明显体现。除此之外,赏识教育不但能够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还能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与和谐。例如,在实际进行体育教学时常常会有某些班级的学生对体育课没有足够的热情,这些学生往往会对体育课不屑一顾,特别是一些运动能力较差的男同学,其对篮球和足球以及排球等运动项目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针对这一情况,任课教师可以采用激励的方法来开展教学,从而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得到激发。任课教师可以利用比赛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的开展中,比赛获胜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利用活动休息时间给学生讲述某些人物励志故事,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升华。同时教师还应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鼓励,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信心。通过合理赏识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得到激发,也使学生了解到体育教学的本质目的',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强化[3]。

](http://www.lw54.com/d/file/p/20240416/795610f50fc3d5810d5120bd596d0a3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