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赏识教育的论文[精华15篇](第7页)

本文共计300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案例背景: 李高强是我们班上有名的捣蛋大王,调皮,多话,喜欢说些乱七八糟的话引起大家注意;而且经常缺交作业,上课不专心等。经常惹事、找事,大家多不喜欢他,都不愿意和他做同桌,班会上几乎变成了批判他的专题大会,为此我很头痛,我经常找他谈话,有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有时大发雷霆,怒发冲冠,指着他的鼻子一顿臭骂,他无动于衷,脸皮很厚。完不成作业,家长也请不来,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赏识教育的论文7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那么,如何才能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合理的评价呢?我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突出赏识教育的作用,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对学生寄予很高的期望,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克服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困难,让学生感到尊重的快乐,达到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素养的目的.因此,赏识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什么是赏识教育

  顾名思义,赏识包含两个方面:赏和识.“赏”就是欣赏、赞赏,“识”就是识别、认识.赏识教育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以欣赏和赞赏的角度认识学生,尊重学生,肯定学生,包容学生.既承认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又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赞赏[1].

  二、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

  1.赏识教育的实施要求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的良好心态,使他们赶走内心的自卑,带着自信来学数学.教师应以赏识之心,来鼓励学生学好数学.我们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设计出相应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觉这节课很有趣,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再结合艺术性的教学语言,这样的课堂氛围就变得活跃起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使其积极的参与进来.

  2.赏识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准确把握学生的动态

  数学的学习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变化.要想更好的实施赏识教育,就要求教师能够积极地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疏导.如果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就给予肯定和赞赏.更深一步,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要保持连贯性,发现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这对于一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就更加重要了.因为这部分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更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使用赏识教育.但是这个过程可能比较困难.一是这部分学生的亮点较少,难以发现;二是这部分学生的改变难以保持较长时间,往往是屡教不改,使得教师充满挫败感.这就要求教师要保持耐心、细心、爱心[2].

  3.赏识教育的实施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首先,教师应该指导家长该如何通过学生的语言来了解学生.语言是思想心灵的折光,学生说话的内容是否积极健康,语言是否文明、得体,恰如其分,家长可以从中窥其一二.其次,提醒家长认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可以通过看学生是否记了课堂笔记,了解学生上课是否专心听讲,是否会学习;看学生的作业是否清洁,字迹是否工整,来判断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看作业的对与错情况,来知晓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教师可以找适当的时间和家长进行沟通,为家长提供可行的建议.

  4.赏识教育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艺术性,应把握好时机和环境

  这个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语言的艺术性和行动的艺术性.首先在语言上要有艺术性.比如,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时,他肯定会非常高兴和激动.这时教师应该多用表扬的语言,如,“很好”,“不错”等等,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计算11×2+12×3+…+1n(n+1)的和时,教师先让学生细心观察它的规律.有的学生发现了11×2与1-12,12×3与12-13,…,1n(n+1)与1n-1n+1的关系,就很快找到了计算的方法.教师对学生说的方法,应该树起大拇指,“不错!”“真好!”“你真行!”的赞扬声不绝于耳.其次在行动上要艺术性.如果只是通过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赏识是不够的,行动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