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毕业论文(第19页)
本文共计4742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近年来,很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提供了经济方面新的增长点。中小企业是指经营收入少,经营规模小的生产经营性单位。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相比有着经济总量大,个体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泛等特点。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各个地区十分重要的税收来源和纳税主力军。且中小企业发挥了一系列独特的作用:推动中小城镇的建设,进行技术创新,协作社会化大生产,缓解就业压力。由此可见,促进和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健康较快且平稳有着重要意义。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税收收入足额入库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就针对中小企业在税收管理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自己已学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一些浅薄的观点和对策。
1 目前中小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中小企业的财务核算不健全,可信度不高。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
1、2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业均是非国有企业。另据调查,目前国有小企业改制面已近80%,余下20%大都是救不活、卖不掉、破不了的极度困难企业。应当说,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样重要。但改革对象主要是国有小企业;而发展则要涵盖城乡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因此,无论从中小企业的主体构成 还是改革进程而言,当前,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是中小企业工作的重点。
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
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之比分别为1.83:1.23 :1;资金就为率之比为0.48: 0.66 :1,即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单位资金安置劳动人数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为如此,在前1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但是,今天的市场背景变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应不足共生,使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劳动密集型带来的就业优势将变为竞争劣势。企业两级分化,中小企业将首当其冲。为此,提高中小企业的有机构成和科技含量,实现“二次创业”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据有关数据,按照经济地带划分,中小企业数量东部、中部各占全国总量的42%,西部占15%;而相应的工业总产值东部占66%、中部占26%、西部仅占8%.这表明,在企业规模上,东部中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大于中部和西部,大约是中部的2.5倍 、西部的8倍。实践也表明,选择东部中小企业作业重点试区,就为试点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小企业还可划分四大区,即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广东、福建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市居多,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很重,应主要解决国有中小企业规范改制和与大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及配套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江苏以乡镇企业为主,浙江以私营个体闻名,工作重点是规范引导、扶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欠发达,推进第三产业和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发展是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区位优势明显,可借助“老乡”、“老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两岸三地大中华圈”.此外,地方企业为主体,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支撑层面在地方;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薄弱,决定了其要么成为大企业的摇蓝(即小巨人);要么成为大企业的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