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安全教育论文(第19页)

本文共计400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齐抓共管,重在预防,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的校园安全管理队伍。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队伍主要由学校保卫人员、宿舍管理员、学生辅导员等组成,除辅导员外他们主要来源于退役警察、军官和学校其他部门的闲置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没有经过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几乎都没有取得从业资格,难以胜任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因此要引进专业性人才从事安全保卫和管理工作,同时对包括辅导员在内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的系统培训,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建立安全管理的责任制。高校各层级的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位教职工乃至每位学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要求,建立、完善、落实各种具体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如《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等,层层签订、贯彻落实安全责任书,把师生员工履行安全教育管理责任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评优的内容,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三是建立安全管理的预警机制。安全管理工作不应是事后补救,更重要的是事前评估,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相结合,防范于未然。加强和维护高校安全,需要建立校园内外的安全预警机制,即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一套检测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安全状况的系统,通过对关键数据和信息的及时采集和分析,掌握高校安全和周边安全状况,评估校园内外安全级别和潜在威胁,定期不定期根据学校安全状况的相关指标向有关部门或全体师生发布安全信息或安全警报。目前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普遍不高,一些安全事故、安全预警信息的统计和分析一般来说都是保密的,难以实现师生员工对安全信息的知情权,也难以发挥师生的力量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防范。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建立校园安全稳定状况评估和安全信息通知系统,确保事故发生前有预警,事故发生中即时公布信息并提供合理化安全指导建议,如对防火、防盗、自然灾害、人身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理建议,同时在应对突发事件后还要采取相应的善后处理,如恢复重建相关设施,对相关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做好事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安全管理工作做出及时修正等。

  3.加强宣传,创新载体,营造安全文化浓厚氛围。环境氛围和文化熏陶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影响力是深入持久的。学校的安全工作要充分关注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注重校园安全环境的营造和安全文化的建设,将安全意识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方式之中,渗透于无形,润物于无声。一是结合第二课堂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轻松自由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安全知识大赛”、“校园安全海报大赛”、“逃生技能大比拼”等。通过这些活动切实加强学生安全、纪律和健康教育,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二是利用网络、报纸、手册、标识等载体进行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建立安全管理服务中心网站,根据需求对象的不同分门别类提供丰富完备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的信息,从风暴地震到火灾抢劫,从恐怖主义到疾病预防,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种种可能,让学生知道如何辨险、避险,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印制大量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方便携带的安全小册子放在学生宿舍、图书馆、教室等场所,便于学生阅读,安全知识容易深入人心。高校安全工作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普及安全知识,畅通信息渠道,扩大教育覆盖面,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时时讲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作者:袁丽华 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安全教育论文(第19页)13

  摘 要:小学作为整个教育阶段最基础的阶段,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作为整个教育阶段最基础的阶段,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学生缺少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这样就会使学生在面临危险的情境的时候难以做到有效的自我保护。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安全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各个方面的安全教育,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