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论文(优秀)(第4页)
本文共计3838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五、拓宽学生知识领域 提高其观察质量
“谁知道的多,谁就看到的多”一个知识贫乏、经验不足的人,不可能对相应事物作出全面的、深刻的观察。对幼儿来说,由于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只通过绘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不但要在平时的绘画实践中督促学生积累经验,还要指导学生寻找与绘画主题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书籍,拓展观察视野。各学科互相结合,互相渗透,激发幼儿学习愿望和兴趣,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观察的质量。例如在画《小熊过桥》一画之前,我先以讲故事的方法将《小熊过桥》这首诗歌讲给同学听,再让学生边朗读诗歌,边想诗歌里的主要内容,同时启发幼儿根据诗歌内容,大胆设计画面,把诗歌内容表现在画面上。然后将自己所画的?画《小熊过桥》和自己所收集到的各种不同姿势的小熊图片,以及各种不同形状桥的图片给同学们看,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找出自己绘画中的不足,再来调整完成自己的画面。这样,不仅能牢记住诗歌的内容,而且还能培养真、善、美的美好品德。因此,在教幼儿绘画时,不但要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训练幼儿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拓宽学生知识领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培养幼儿精确的观察力,开启想象力、创造力。
总之,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养。作为幼儿美术辅导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而且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学生有意识的观察,让学生经常在观察锻炼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幼儿教育论文4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对幼儿进行教育,它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启迪智慧,培养想象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关键词:游戏;智慧;兴趣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助其学到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动手能力,学会主动分辨事物,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学会合作,主动地体验社会生活。幼儿在玩游戏时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挥想象力,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增强自信心,借助游戏认识周围的事物。
一、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游戏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幼儿天性好动,不宜长时间的保持一种姿态,否则他们会感到疲劳和厌倦。游戏能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掌握教学常规,乐于与人交往,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
1.常规游戏,增强体质
常规游戏形式简单、取材随意、灵活多变,深受幼儿的喜爱。它丰富了幼儿的'童年生活,其轻松愉快的游戏方式也给幼儿带去了无限欢乐。在常规游戏中,幼儿能反应敏捷、记忆准确,集中全部注意力,充分调动身体的各部分积极参与活动,使眼、耳、手、脚和腰协调一致。如跳绳、接力跑、打溜溜球、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常规游戏。在活动中,幼儿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享受充足的阳光,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促进骨骼生长,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锻炼体能。
2.竞争游戏,培养个性
幼儿年龄小,做事缺少思维,但是好胜心很强。教师在幼儿做游戏时,采用积极鼓励、肯定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游戏表现,运用赏识的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赞一声“你最棒”或轻轻抚摩一下幼儿的头,给予一个微笑,伸出大拇指。如:在玩石头、剪子、布或跳绳比赛游戏时,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胜利时,就会心花怒放;失败时,就会闷闷不乐。教师及时开导,让幼儿继续努力,找到自己的不足,改变方法,必须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样在竞争游戏中能够培养幼儿的个性和积极的情感,良好个性也会逐渐养成。
二、游戏在幼儿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教师以“发展幼儿多元智能”为价值取向,依托游戏资源整体设计幼儿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使幼儿的情绪在游戏中积极高涨,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乐而不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