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赏识教育的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3694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的各种差异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可以适当地采取一定的保护性手段给差生以某种合乎情理的“倾斜”。国家在这方面已作出了一些倾斜性规定,如:《体育合格标准》、《中招体育考试》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因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的降标、免于执行或者免试等,它衡量的标准只是“医院体检或证明”、“维尔维克指数。”《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考核制度中,考虑了个体差异,增加了自评、互评等办法。但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形态、生理、心理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及其差异是多方面的,因而,其保护作用仍是有限的,其实际意义和公平性也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差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多方面的“倾斜”,这对转化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3.4 消除威胁,体验成功

  消除学习上的威胁因素,创设生动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差生体验成功的重要条件。第一,差生需要建立成功感与成就感。心理学认为:“成功使人愉悦,充满信心”。差生尤其需要成功,这是因为他们所体验到的失败多于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所需要的“成功感”较其他学生更强烈。多给差生取得成功的机会,充分展示其优势,让他们在同学中得到肯定性的评价;第二,避免学习上的威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才会有效学习。”这对于差生具有一定意义。由于差生受到的批评、指责较一般学生多,或者成绩、象貌不如人等,产生自卑、丧失自信心等。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给差生创造一个没有“威胁”的友善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积极为其创设教学情境,因材施教,个别对待,寓教于乐,减少阻力与挫折,帮助其建立“成就感”与自信,这对差生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

  2.3.5 运用赏识手段激励自我教育,培养优良品质

  专家认为:“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动性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激励学生的自我教育对我们转化差生及德育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赏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是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激励作用具有显著性和多样性,一是可以运用舆论力量进行价值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作出肯定性和否定性评价,教师要作好舆论导向,以肯定性评价为主,特别是对差生的重视与中肯适度的评价,使之感到自我价值的回归。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本人的经验与别人(特别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人)对他的行为评价相结合时,便可形成一个人的价值观念。”这一点对差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中,对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品德的进步的肯定,对学生的优势和长处正确评价,能积极地引导“他们形成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自己教育自己。”二是利用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集体与个人的荣誉、成功、快乐、失败等的分享达到精神上的激励,进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另外积极营造一种激励氛围,特别是对差生的赞扬、肯定和欣赏以及分享其成功,帮助他们最终形成和掌握自我教育的能力。

  3.结束语

  在学校教育中,转化差生工作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教师作出巨大付出的工作,运用赏识教育转化差生,就要求我们研究和运用赏识教育,研究差生,树立赏识教育的意识。赏识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爱”,爱的教育,转化差生就是要以“爱”去教育学生,正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在爱的基础上的教育,孩子才得以健康地发展,否则,就没有教育。

赏识教育的论文(第3页)2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已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但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却不是很明显。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心理健康课中应该运用赏识教育,给每一位学生建立动态的赏识档案,构建多维度动态的心理健康课成绩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