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德育教育论文(第17页)

本文共计3376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寓德育于体育中具有身心合一性

  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不仅承受着生理负荷,同时也承受着心理负荷,学生在身心双重负荷的作用下,提高心理素质、发展完美个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承受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不分先后,不相分离,是同时发生、同步进行的,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伴随的,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学生的生理负荷不同,伴随的运动心理负荷也不同,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运动的这一特点,结合学生心理素质与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育项目,合理安排运动内容,使学生承受起相应的生理、心理负荷,在锻炼身体,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提高个性品质。

  三、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1.结合课堂常规对学生进行教育

  任何课堂教学都有一定的规范要遵守,这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大学体育课中,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尊重教师的教导,讲文明懂礼貌,遵循运动规律、安全使用运动器材,合理进行体育运动。良好的课堂常规形成制度性规范,不仅能够规范师生的行为,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和作风。如在体育教学中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能够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质。

  2.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

  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很广泛,教学自由度也很大,教师不必拘泥于特定的体育教材而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教师可以随时变换教学内容和练习任务,发掘有鲜明特征的体育运动,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创建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如在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的第一节体育课,可以开展理论教学,通过介绍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史、体育明星的成长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体育精神,动员和激励学生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中;通过开展篮球、足球等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形成团结友爱、亲密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各种田径项目,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

  3.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优化教学方法换和组织形式,使其适应学生的身心活动发展特点,以提高教育的效果。如在进行短跑训练时,采用学生分组练习的形式,之后开展接力比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在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时,又促使学生萌生了由衷的集体荣誉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4.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对他们进行教育

  实践活动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够从中看出学生的思想活动以及蕴含在其中的个性情感。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体育活动时,各种行为、情感意志都会充分显露出来。因此,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规范,也要细致观察学生在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教育、疏导。如在短跑接力中,有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顽强拼搏精神,而有的同学则表现出不负责任、畏惧困难等等。此时,教师要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引导表现不好的学生,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论文(第17页)15

  教学中必须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德育当先的教育理念。语言代表着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而承载文化的语言课堂教学在育人中更是责无旁贷。因此,英语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尤为重要。

  一、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的现状要求重视德育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开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中小学,广大任课教师总是自觉地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角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教师不可避免地偏重教学。轻视德育教育。在大学,由于有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广大任课教师在意识中似乎只有教学一项任务。事实上,仅仅靠几个教学管理人员从事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得到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广大任课教师的合作。而英语的课程特征决定了从事教学的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英语是一门主干课;而在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公共课,是所有在校生的必修课。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接触的全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和思想,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