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德育教育论文(第16页)

本文共计3376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活动要渗透到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寻求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能够融合的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以教师群体为主体身体力行示范学生,“学生的不合时宜的行为要予以科学的指导、矫正不合理的认知,努力使其减少那些由于个人行为与传统文化道德相悖而造成的内心冲突、保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4]学校还可以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举办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修订版:98-100.

  [2]陈娟,王翔.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价值实现[J].韶关学院学报,20xx,(1):185.

  [3]欧阳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9,(9):43.

  [4]李东霞.在高校德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与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xx,(6):28.

德育教育论文(第16页)14

  一、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德智体美各方面综合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本要求。学校在设置专门的课程发展学生的专项能力的同时,又提出在各课程中融入对其他能力进行教育的要求。体育在学校各个教育阶段都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大专院校,学生再有几年就要步出校园走向社会,即将面临繁重的工作压力,这不但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将来工作做准备,还要求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有强大的内心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必然趋势。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多数时间不是在户内而是在户外进行,不是对学生智力而是对学生体力的锻炼和发展,因此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使教师发现端倪,帮助学生克服。从这个角度来说,体育教学为我们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现在的学生,由于中学阶段时刻为高考冲刺做着紧张的准备,加之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吸引他们的课余注意力,因此,严重忽视了体育锻炼,透支了身体能量。大学军训开始,学生动不动就请假休息、动不动就晕倒在操场,遇到困难动不动就逃避,“不抛弃,不放弃”只是用还激励别人的,自己却做不到。这迫切要求大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加大体育教学力度,还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二、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优势

  1.寓德育于体育中具有直接参与性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学生亲身参加体育运动,在各种运动中培养优秀的品德素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完美的发展。例如,通过跳马、跳高、跨栏等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通过长跑、掷铅球等耐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奉献精神;通过足球、蓝球等球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机智灵活、果敢决断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运动的类型多种多样,其在培养人的品格方面也各有所长。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品质的目的无声地寓于引导学生坚持体育活动中,避免空洞说教,给学生下达塑造良好品质的.任务,以免学生产生反感。如在跳马项目教学中,针对学生部敢跳的情况,教师不能“贴标签”说可以锻炼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而应激励学生勇敢去跳,在学生一次次亲身实践中,使得这种顽强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质。

  2.寓德育于体育中具有动态性

  体育教学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开展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寓于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因了体育教学的动态过程也具有了动态性的特点,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出某种优良品质,随着运动的持续进行,这种品质不断完善、巩固、强化、发展,使学生不断进步。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不是静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解,而是必须在运动馆或操场直接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由程度比上其他科目课大大增加,但也容易受到天气、场地等外在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夏天和冬天在露天操场上体育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严厉的考验,此时最能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等。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敏锐观察,准确抓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