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15篇(精品)(第3页)

本文共计313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创建和谐、民主、轻松教育氛围

  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主动交流、积极思考的环境、气氛。环境对于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十分的突出,这里的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与物理环境。其中物理环境指的就是课堂情境,比如教师可以用实践活动、分组学习、学生自学等模式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吸收与学习。心里环境指的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改善师生学习关系,予以学生心理愉悦感与安全感。师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舒心。为了体现个性化教育,达成个性化教育目标,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营造这样的环境。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下能够顺利的掌握相应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3]。

  三、层次化、多样化作业模式

  教师需要做好课堂作业的分层活动,分层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学习资源、学习条件,帮助学生在这样的视角下取得学习信心。每一名学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每一名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学好知识,取得成就感。教师要利用分层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打下学习兴趣基础。教师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设计作业,而不是像过去一样用统一的方法设置作业。

  教师所设计的作业首先要体现出基础知识巩固的作用,其次则是要让学生有所进步,最后则是要满足学生的成就心理。教师对待不同学生应当设置不同的作业,当然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分层、多样性作业可以用学生自行选择的方式处理。也就是说学生自行决定完成哪一种类型的作业。比如学习《长方体》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列举出这样几种作业形式:

  1制作长方体纸盒,

  2观察与记录生活中的长方体,

  3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长方体的表面积问题。

  这些不同的作业形式很好的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知识点的学习与吸收。学生可以在这些种类的作业模式下获得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成长。

  四、打造个性化课堂教育理念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体,教育并非是自动化生产的产品,教学需要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主动的学习。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这种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有着不同性格、态度与学习需求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师要主动挖掘学生的个性化素质与潜力。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健康、茁壮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心与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追求与体验,引导与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该过程能够对学生的个性化思想予以引导与促进,实现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学习素质与理念。比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1至10这几个数字,随后询问学生:同学们觉得这里面哪一个数字最特别,有的学生此时就会说道10最特别,因为10是这些数字中唯一两位数,也有学生说这里面的2最特别,因为2是最小的双数。此时教师需要予以每一名发表看法的学生认可与肯定。随后教师需要继续引导,使学生明白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是非常勇敢的事情,这是非常正确的活动。今后一定要继续勇敢的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建议。教师要用这种微不足道,十分平常的手段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素养,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自信心成长有很好的帮助效果。

  结语:

  小学数学教育需要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价值,教师需要做好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师在了解不同学生能力、素质差异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当然教师也不能固步自封。教师有必要不断学习,丰富自我学识。教师需要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只有在教师的个人能力与素养水平满足于现代教育、个性化教育以后,数学教育的价值才能够得到最大化体现。教师需要深入实际、深入学生群体,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成长环境与学习环境,只有这样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水平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与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培寿,李庭仙.基于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xx(18):80-81.

  [2]陈芳.构建生命化的小学数学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xx(09):65-6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