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报告范文集锦(第23页)
本文共计7364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4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由上面可以看出,从初中到高中,随着学的知识难度加大,学生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这个过渡阶段快点适应,在学习的疑惑中找到方向,增加学习的信心。
教育实习报告范文集锦(第23页) 篇18
9月16号对我来说真的是莫大的鼓励,等到下午第二节才被告知第三节要上一节习题课外加一点新课,而且指导老师还会在教室后面听,内容主要是《我们怎样学习地理》中比例尺的练习题。第一次上讲台好紧张。还好我遇到一个很配合很听话的班级,虽然他们基础很差,但是还是很认真听,于是整节课上的挺顺利,老师也很满意,还给了我一些意见。第一次觉得自己会做一个好老师,之前还会有些紧张。或许是因为我急需用别人的评价证明自己吧,或许是因为我急需证明我这四年大学没白读吧,今天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特大的鼓舞。
星期二要上新课,那才是真正的挑战,希望新课引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和归纳小结这四个部分都做到更精致点,以细节和创意取胜。
教育实习报告范文集锦(第23页) 篇19
一、教育实习的意义和目的: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体现,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应通过教育实践实现以下目标:
1、使实习生能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全面和综合的中等教育和教学培训,培养在教育和教学中独立工作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让实习生在中学教育教学时代向优秀教师学习,了解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任用教育的理念。
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教育实践包括教学实践、班主任实践和教育调查。
1、化学教学:先听原老师介绍教学进度,了解学校对教学工作的要求。然后听老师讲课,向他们学习优秀而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了解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高课堂上掌握知识的能力。
2、在原老师指导下认真备课,提前讲课,征求老师同学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课前充分准备,灵活运用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利用业余时间检查学生的作业,即使你知道学生的知识。
3、班主任工作。早上七点四十五,上课,监督早读。中午:监督午休。下午:有自习课,有课节。
3、教育调查。详细了解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障碍,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心理建设,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成绩。
三、实习总结
1、写个人总结和练习手册。填写实习自我评价表和个人工作日记。
2、为了感谢老师们的教学和支持,我们邀请了十三中的领导在中秋节前夕与老师们共进晚餐,交流经验。
3、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工作,从中吸取教训。
4、向学生和老师说再见。
这是我生命中的一次蜕变。是我生命中珍贵的回忆,也是我们生命中的另一个点。在此,我们衷心感谢学校领导和十三中全体老师,以及我们的实习老师。谢谢你给我们如此宝贵的经验。你的支持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我们会记住你的教导。我们会把这段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心中。我们将在未来勇敢而勤奋地前进。
教育实习报告范文集锦(第23页) 篇20
我于20xx年xx月3日至xx月10日在xx学校进行了六个多月的教育实习。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练兵机会,我学习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第一周是听课周,我仔细地做好听课记录,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补救。也就是在第一周里面,我对实习班级的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因为我明白,要想上好课,对于学生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我实习的班级属于上课气氛比较活泼的,在听指导老师的课当中,我也记下了很多怎么处理班级过于活跃的方法。
一周之后我正式登上了讲台,在上课过程中,可能是因为我是个实习老师,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吵闹,有些学生几乎是抢着回答问题的,我想这主要是学生的好奇心和刚上初一童稚未泯的使然。上课的时候,我尽量把音量放到最 大,充满激情,多运用肢体语言,有时还附带一些幽默的课堂语言和与课文有所联系的课外知识,我发现这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而我对于把他们的注意力从我这个实习老师身上转移到课本知识上面,也感到十分的开心。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