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学 > 正文

法学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精选10篇)(第9页)

本文共计2863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 空间优势

  跨时空教育辅导员与区域高校学生的交流不受地域的限制, 即使相距很远, 只要保证网络与信息的畅通, 都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同时能将身处异地的跨时空教育辅导员的实际情况及时融入到课堂讲授中, 完成远程教育教学的环节, 增添了服务的时效性。

  3. 人员优势

  从教育的组织者到区域高校学生和跨时空教育辅导员, 都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教育准备。同时跨时空教育辅导员涉及的地域、行业较多, 对于教育的组织者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同时高校学生也同样有学习的选择权,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榜样和典型。

  四、结语

  1. 跨时空教育法, 可以有效克服诸多落后因素, 并且具有时间、空间和人员的优势, 对于高校学生的成才服务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2. 通过互联网, 采用情景互动、建群互通、电话连线、预约视频、嘉宾讲述和材料学习等形式, 创建远近互动、信息交流、知识迁移、问题反馈、教学循环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更好的为高校青年学生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彩霞.中外高校教学方法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 2015 (1) :62-63.

  [2]赵一栋.合理的师生比例与教育经费的利用效率[J].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6 (3) :99-105.

  [3]姚春芸.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对策研究[J].新西部 , 2015 (1) :109+46.

  [4]李和万.创新大学生思想引导路径创新体系下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活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 (2) :36-38.

  法学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篇6

  摘要:

  我国当前的高校法学教育中仍然以法则专业知识的教授为主,而对高校法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首要依托两课教育,由于脱离了专业的专业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效果并不理想,法学教育中出现显着的“德智分离”现象。因此,重视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学教育的渗透工作成为燃眉之急。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育;融合问题

  一、高校法学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明晰

  基层党校法学实践课程的设置应紧紧围绕明晰的培训目标:强调基层干部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思维及法治方式的能力进行。科学划定法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确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

  (二)阶梯提升

  人的认识过程是具有反复、上升及无限性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揭示人的认识是由感性认知逐步深化至理性认知,法学实践课程的设置也应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反映从基础至提升再到创新的培养过程、从认知到模仿再到创新的提升过程。体现出培养的递进及层级性。

  (三)体系完整

  实践课程设置体系完整的原则要求实践课程呈多元、有序、递进,彼此密切衔接,课程结构完善、体系完整。法学实践课程的设置应结合学科特点、人的认识规律以及新形势对基层干部的要求等多重因素,构建循序渐进的基础技能、实践认知、实践仿真和实践实战四大实践课程模块,形成层级分明、结构完整的法学实践课程体系。

  二、高校思想政构建

  无论是大到自然界与宇宙的规律、国家政策的制定、社会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国情社情人情,还是小到个人的心理、心情和修养,学生们在专业的学习中都能够接触到,可谓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只有把这些内容都学习和掌握了,大家才能把该专业学深学透、学得通晓明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就目前高校开设的该专业情况来看,一般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种。师范类毕业生一般进入各类学校从事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研究、管理或者党团组织等工作。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则比较宽泛,可以进入相关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单位从事思想理论宣传、管理、编辑等工作。

  三、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学教育的渗透

  (一)政治渗透

  社会主义政治在法学教育中需求施行全方位的落实,并且在法令意识等方面体现党的方针、道路等。经过方针的制定将法学教育具体化,规范法学教育内容,积极的调整教育方法。使法学教育具有政治性特色。特别是在宪法、国家制度、政体等方面问题上,要使法令与政治进行有用的结合,强化经济基础位置,使利益得到公正的分配。法学教育工作的开展要紧紧地环绕确保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明的昌盛开展,利用法令武器保护公民的根本利益。最大极限的发挥党的功用,完成政治任务。法学教育存在意识形态化问题,法令要确保公民的根本利益就需求政治配合,不能够单纯进行学术研究。处理“法令的本质”是进行法学教育的要点。法令不能够丧失社会主义性质,只要坚持社会主义开展才能够不断的进行教育的完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