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精选10篇)(第12页)
本文共计2863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网络应用于法学专业的探索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部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深化认识,将更多更好更新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
法学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篇8
【摘 要】
在高校,法学开展双语教学工作已经有七年了,这个期间既有成绩也存在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法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展开论述。法学双语教学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双语教学师资资源不足,教师外语能力差,师生在授课过程中及课余没有互动;二是双语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三对于双语教学的奖励、激励机制不足,无法调动双语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四是双语课程开设数量不足;五是开展双语教学,缺乏双语教材;六是双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运用较少,制作的课件质量较差。根据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培养双语师资队伍、构建双语教学管理机构、健全双语教学管理机制、加大双语教学投入、激励双语教学教师、建设双语教材、加大双语教材的资金支持。
【关键词】
法学 双语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途径
入世以后,我国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猛增,特别是对既懂法律知识又懂英语,能够灵活运用英语与外国人磋商、交换法律文书、提供法律建议的综合性法律人才急缺。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即2001年4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十余项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举措,其中第八项举措就是积极椎动国内高等学校使用包括英语在内的外国语进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国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于法律专业,《意见》则明确要求先行一步,力争在三年内使用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与此同时,制约法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径”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这几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解决观点。
一、法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1年全国各高校法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以来,已经过去7个年了,法学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一些高校出版了自己编的双语教材,选派的优秀教师出国学习,通过实践为法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但是,法学双语教学仍然存在的很多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解决。
首先,双语教学师资资源不足,教师外语能力差,师生在授课过程中及课余没有互动。法学双语教学师资一般是从法学专业现有的师资力量中选拔、培养,或者从本校的英语专业教师中选拔培养。这两种做法都存在问题。法学专业本身的教师缺乏英语语言的系统培训,在英语表达能力上明显不足;而英语专业的教师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法学知识,短期培训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针对双语教学的教师资格没有一个规范的评定办法,导致双语教学师资队伍良莠不齐,直接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授课过程仍然延续传统的讲授方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被动的接受,在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环节。师生在课余时间也没有交流,无法实现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这一目的。
第二,双语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双语教学工作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对于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及教学笔记、教案没有一个规范的评价标准;在双语教学课程授课过程中没有及时监督检查的机制;没有专门的双语教学管理机构,导致双语教学工作开展了,却不规范,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对于双语教学的奖励、激励机制不足,无法调动双语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双语教学不同于普通课程,它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做课前准备。这些课前准备除了熟悉课程内容,设计授课思路,制作教学笔记、教案外还需要在语言方面做充分的准备,对于课堂上的用语、过渡语句等都是必须准备的。因此双语教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些学校对此不够重视,没能给予及时的奖励或者鼓励,而另一些学校给予的重视不够,给予双语教师一定的鼓励措施,例如在计算工作量时,双语课程课时乘以1.5倍,增加双语教师的课时费。但是仅仅多给课时费是不够的,双语教学教师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