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解读徐悲鸿《愚公移山》中的开拓精神(第4页)

本文共计546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愚公移山》作品画面中有一个像鲁智深的人物造型,这个人物的原型竟然是一位印度厨师。据介绍,《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在印度的大吉岭创作完成的,所以当时画面上的人物多是由印度人来做模特的。徐悲鸿也说过,“那个像鲁智深的模特,型体伟壮,且性格豪爽,工作严肃热情,吾甚爱之。故郑重保留画中,不作任何改造。”

  《愚公移山》创作于1940年,是徐悲鸿在印度期间历时三个月绘制完成的巨幅设色水墨画。“徐悲鸿突破传统绘画的格局,把众多剧烈运动中的人体引入中国画,可以说,这幅画代表了近代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水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