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关于《儒林外史》中的和尚形象解读(第4页)

本文共计543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又如第四十一回借写南京的清凉山地藏胜会,含蓄地讽刺了地藏菩萨。“人都说地藏菩萨一年到头都把眼闭着,只有这一夜才睁开眼,若见满城多摆的香花灯烛,他就只当是一年都是如此,就欢喜这些人好善,就肯保佑人。”原来地藏菩萨是如此愚蠢,如此地容易上当受骗。佛教所谓菩萨的灵验、圣明,都只是一场笑话。诸如此类,足见作者对和尚、对佛教的犀利嘲讽。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说“声态并作”的和尚形象亦是构成《儒林外史》呈现“彼世相”的层面之一;是体现《儒林外史》作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经典之作不可或缺的方面。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90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89
  {3} 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