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论文(通用11篇)(第2页)
89 次下载 12 页 19615 字【 字体:大 中 小 】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论文 篇2
一、强化实践教学
有了宽厚的、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了强化措施: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完善教学条件,鼓励和要求教师尽量使用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和设施,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掌握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过程;其次,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保持大学四年实践不间断,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到毕业设计,形成一个系统的,由点到面,由基础到综合,分层次、分进度、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自己动手设计、研制产品、调试系统等,重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应用能力。第三,在实践课程中将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放在参与上:参与企业现场的实际操作,了解生产的全过程和概况;参与项目的设计工作,让学生有准备地参与选题、设计、试验和研讨,强化他们的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特别是毕业设计,要尽量选择与企业单位的合作科研课题,请企业单位参与毕业设计指导,这样既解决了单位的实际问题,也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
如果仅局限于有理论基础,能实际操作,那只是中专,大专毕业的技师水平,而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本科应用型、复合型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还要注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后,如大三以后,就要有计划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专业技术培训班、科技研制兴趣小组,以及电子协会的系列活动,增强他们对本专业在技术上的感性认识,进而,参加课外或校外业余科技研制项目,参加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电子设计科技作品展览和竞赛,参与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三、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他到底是不是个人才,是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检测。通常的教学、教育质量检查,主要包括:课堂表现,期中、期末考试,实验考核等,对应用型人才来说其考核的内容有所欠缺,不能全面地反映工程科技人才的应用能力,必须进行改革,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考核体系评价。因此,除常规的教学考核外,还要增加:1、实践能力评价。自主实验成绩、设计型实验成绩、课程设计成绩。2、创新能力评价。综合设计或毕业设计成绩、课外科技作品参展、参赛结果以及参加的科技项目中个人完成部分都要有相应的评价。综合教学考核、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操作性比较强的应用型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和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大工程。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和改革考核体系方面进行了设计、试验和研讨,可以说基本上构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总之,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突出应用型本科人才特点,完善具体培养方案,使之更科学,更便于操作,还需继续努力。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论文 篇3
一、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C语言课程上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将直接关系到本课程乃至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多引入一些经典游戏的案例(如:贪吃蛇等),或者是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案例(如:计算器等);在教学手段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重要知识点的原理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方法上,应由传统的讲授式方法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