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第14页)

本文共计4710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新的课程改革之后,化学教学增添了探究性实验,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实验中,其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与此同时,探究性实验具有较高的环保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教育素材对学生展开环保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认知水平。比如在“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酸雨的危害性,教师在为实验物品(石灰石、集气瓶、锌粒、树叶、水等)做准备的同时,应多收集一份样本作为参考实验,可在下雨后到钢铁厂区收集一瓶雨水,让学生比较分析二氧化硫溶于水和空集气瓶置入锌粒、树叶、石灰石后的化学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即与前面相同,二氧化硫溶于水和空集气瓶置入锌粒、树叶、石灰石后的化学现象。学生观察时会明显地发现,瓶水中的树叶泛黄,石灰石表面起气泡。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实验表明了一个什么样的化学现象?”学生很快地意识到:“钢铁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硫,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教师再问:“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了环境污染可发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那么我们该如何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呢?”于是,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节约水电”“不乱丢垃圾”“遵守卫生文明准则”等。通过不断深入探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束语

  化学在人们的日常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自我环保意识,是新课改后的重要革新内容之一。在初中生刚接触化学实验时对其进行环保教育,正是培养其环保意识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可以使环保理念深入学生心中,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第14页)9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从事化学专业工作,不论是从事应用化学的,还是研究理论化学的都应该高度重视化学实验,21世纪需要的是新世纪全面型的优秀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强调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特殊作用。将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以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相结合,以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条件、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系统性学习与研究性训练相结合,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了良好环境。

  《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医学类和农林等专业大学本科生的一门最基础的实验课,其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和认识化学反应的事实,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以及有机化合物的一般制备和提纯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测量实验数据,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与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实验素质;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它是学好其他专业各门功课的基础。因此我们通过改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整合优选实验课内容注重实验系统性

  在深入研究化学素质及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从面向21世纪对人才的化学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的要求出发,构建人才培养中相应的化学实验教学框架,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为不同类型的专业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化学实验课程。打破化学二级学科的壁垒以及实验教学依附理论课教学的传统框架,使之成为独立的、具有自身规律和理论方法及手段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门新的课程——“大学化学实验”,以化学研究为主线,按照“化合物制备→分离→成分分析→结构鉴定→性质测试”来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循序渐进的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即“基础训练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基础训练实验”教学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准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具备正确观察、记录、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为综合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做出结论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在“设计实验”阶段,学生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及其他信息源获得信息,正确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等,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基础训练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中,力求反映工科特色,努力联系工程、社会和生活实际,以实验特有的应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