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生产实习报告集合(第50页)

本文共计1131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7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100~1200℃分解迅速

  3.1.3、固相反应(放热)

  通常在碳酸钙分解的同时,分解产物CaO与生料中的SiO2、Fe2O3、Al2O3等通过质点的相互扩散而进行固相反应,形成熟料矿物。

  3.1.4、熟料烧结

  在高温液相作用下,固相硅酸二钙和氧化钙都逐步溶解于液相中,硅酸二钙吸收氧化钙形成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硅酸三钙,其反应式如下:C2S+Ca0→C3S

  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延长,液相量增加,液相粘度降低,氧化钙、硅酸二钙不断溶解、扩散,硅酸三钙晶核不断形成,并逐渐发育、长大,最终形成几十微米大小、发育良好的`阿利特晶体。与此同时,晶体不断重排、收缩、密实化,物料逐渐由疏松状态转变为色泽灰黑、结构致密的孰料,以上过程为熟料的烧结过程,简称熟料烧结。

  3.1.5、熟料的冷却

  最高温度1450℃以后,熟料进入冷却阶段。1)迅速冷却熟料,以改善熟料质量和易磨性防止-C2S转化为-C2S;

  防止C3S的分解为C2S与二次f-CaO;

  2)降低熟料温度,便于熟料运输、贮存、粉磨

  3)回收熟料带走的热量,预热二次空气,提高热效率

  3.2、悬浮预热+窑外分解干法回转窑熟料煅烧工艺

  3.2.1窑外预热和窑外分解

  生料(CaCO3、SiO2、Al2O3和Fe2O3等)经研磨、均化处理后由气力提升泵传送进入预热器。

  从上至下排列五级旋风筒组成悬浮预热器,生料由第1级入口进入,在各级旋风筒内悬浮于自下而上由窑尾烟室(约1100℃)和三次风管送入预热器底部的高速热气流中作离心运动。

  生料经回转窑煅烧变成熟料后,由窑头落到篦床上进行冷却。篦冷机分为四个室,每室配有大功率冷却风机,向各个室鼓风,以对流方式强制进行热交换,使熟料迅速降温。

  被熟料加热的空气一部分作为二次风被吸入窑内帮助反应,另一部分被三次风管送至窑尾分解炉作为燃烧的高温空气,还有一部分被送至煤粉制备,对煤粉进行预热处理。

  3.2.4废气处理

  窑尾废气在高温风机的抽引下,自下而上逐级通过各级旋风筒,与生料进行热交换。从旋风筒出来的含有粉尘的高温废气,一部分去生料磨对原料进行烘干,另一部分进入增湿塔。在增湿塔内对高温气体进行喷水增湿降温,将废气温度从350℃降至150℃以下后进入汇风箱,废气中的颗粒在汇风箱内沉降下来,送回生料磨进行回收,其余经电收尘器净化处理后从窑尾烟囱排出。

  3.3熟料煅烧工艺物料、气体、燃料流程

  3.3.1物料流程

  预均化生料从1处进入悬浮预热器系统,被正在上升的气流带往C1,物料跟气体发生热交换。进入C1后,热交换继续进行,并发生气固分离,分离的物料被送往下一级管道。物料又被气流带往C2,如此循环,物料经四级旋风筒,最终被送至分解炉D。在此过程中,物料主要得到一定程度的预热、失水、脱水和部分碳酸盐分解。

  分解炉D内,物料被炉内的燃烧反应进行高温煅烧,物料升温,并发生大部分碳酸盐分解。物料由D被送往C5,经气固分离后送至回转窑R。

  在R内,首先在放热带发生固相反应,生成C2S,接着在烧成带发生液相反应,吸收游离CaO,形成水泥熟料,最后被送往冷却器S冷却。

  3.3.2气体流程

  气体由9(鼓风机)进入冷却器,待冷却的高温熟料将其升温。气体流程分两路:一路为二次风,进入回转窑为熟料煅烧提供氧气;另一路通过三次风管被送往分解炉D,为分解炉燃烧提供氧气。从回转窑出来的高温废气与三次风在分解炉D汇合,之后进入各级旋风筒,对物料进行预热,最后由2排出。

  3.3.3燃料流程

  燃料通过两处加入:由7(窑头喷煤管)进入回转窑;由5进入分解炉。燃料燃烧反应的气体产物融入气体流程,灰份产物融入物料流程。

  3.4回转窑内的物料煅烧

  由于入窑生料CaCO3分解率已达85%~95%,则窑只需划分三个带:

  1)过渡带:从窑尾起到物料温度为1300℃左右处,主要使剩余CaCO3完全分解并进行固相反应,为物料进入烧成带做好准备;

  2)烧成带:物料出现液相到液相凝固止,即物料温度约为1300~1450~1300℃;3)冷却带:大型预分解回转窑中,几乎没有冷却带,温度高达1300℃的物料立即进入冷却机骤冷,可改善熟料的质量,提高熟料的易磨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