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施工项目管理论文(第10页)
本文共计406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行业、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体系划分和工作流程,结合学生的特点有取舍、生活化地讲授专业工作技能
(一)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组成
1、工程项目实施目标管理。根据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分为任务承担;施工准备;材料采购;施工生产;试验与检测;功能试验;竣工交验;回访,返修八个阶段。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责任制。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从事各项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权限,使之能按要求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制定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控制内容和措施。把同工程质量相关的各项工作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责任体系。 3、组建质量管理小组,承担并协调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二)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流程
1、施工前准备。组织各方主体进行设计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目的是使参与项目施工的人员明确工程的特点、技术要求和施工技术措施,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加快施工进度,按期完成施工任务。贯彻以样板指导施工的原则,以样板工程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2、施工过程控制。建筑产品使用功能能否满足需要施工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职能就是根据设计和技术文件规定,为达到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对各种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采取具体措施。
简言之:
(1)落实现场质量责任。对各个施工现场,进行明确的责任区域划分,建立与经济挂钩的奖罚制度,并落实贯彻。对原材料构配件进行合理管理,确保质量。加强施工中文件的管理,制定内控质量标准;(2)实施工序管理点控制。对质量目标的'重要项目、薄弱环节、关键部位、施工部位需要控制的重要质量特性、影响工期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施工环节设管理点。在管理点上开展抽样一次合格管理和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三工序”活动;(3)不合格项控制与纠正。一旦发现工程质量成品、半成品的质量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检查鉴别。对不合格质量或可能形成不合格质量的工程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确定问题的性质,制定纠正措施,并做好记录;(4)加强成品与半成品保护。搞好施工中成品、半成品保护与管理,可使施工质量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保证施工质量,使生产顺利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作业的程度,且注意做好有利成品保护工作的工序作业安排;(5)抓好施工中的预检,中间检查和完工检查工作:预检。是把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加以控制,如施工前地轴线、标高予以复测,控制误差范围,对隐蔽部分进行检查,使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中间检查。贯穿于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及每道工序的施工中。它是一种动态控制和动态管理方法。例如砌筑工程的施工中,从放线、抄平、摆底、立皮数杆、砌砖每一道工序都要进行控制和把关,中间检查的主要特点是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取得质量指标数据,并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工检查。其具有验收和把关作用,不仅要检查出工程质量结果,更要能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对改进和提高工程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通过生活化的专业教学有取舍、本地化地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专业知识归类和讲授是搞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既满足企业要求,又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所转变进而推进企业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施工项目管理论文7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以往工作经验,对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并从工程策划阶段的质量管理、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做好施工监理监督工作、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四方面,论述了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进度;质量管理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具体的管理活动而开展,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特征。近年来,随着建筑项目的逐渐增多,对项目管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从工程管理目标角度实现过程项目的规范和高效,需要从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角度对资源配置进行合理优化,降低项目工程施工与计划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工程项目施工效率的全面提升。
